第一百七十二章 关于多国部队合围金兀术的事后军事小结(3 / 4)
战斗力保持在均衡的水准上。
空对地覆盖打击的舆论攻势,这就是秦兵带来的启示。秦朝的弩,后面的朝代当然也可以造出来。只不过从前他们只注重箭弩的杀伤力而忽略了另一种重要战术,那就是宣传力量。舆论很重要,把劝降书穿在箭上发给敌人成为这次参加了联军的各国部队在今后战争里制胜的法宝。
军事人才的培养。在多元化的战争中,一个领导型人才胜过100个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是他们在唐军的长蛇阵法中领悟到的。李元霸再猛,他只能负责一个阵眼;小强再弱,他可以带来无数阴损的点子来出奇制胜——这就是先进的理念啊,这就是穿越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啊!呃……话说很多理论知识好象确实都是我传授给他们的。所以这些国家后来都展开了军事教育,形成了最早的军校,我的名字在这些军校的教材里被经常性提及,就像现代电影史里经常提起黑泽明、希区柯克一样。我摘录了几条内容如下:
著名军事理论家萧强曾说过,我们光脚的时候不怕那些穿鞋的,等我们也有鞋穿的时候,就要让丫光脚。打仗打的是什么?我们有钱的时候就打钱,我们有士气的时候就打士气,我们什么也没有而人家有钱又有士气的时候,我们就跟他比速度……这最后一条被人们评价为是不逊于“兵者诡道也”的名言,可是我真的忘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最后是科技带来的差距。这次明军的大炮起到的作用联军有目共睹,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高科技的威力。章邯就鬼鬼祟祟地找到王八三窃窃私语了半天,后来我问王八三才知道他是想从明军手里买两门洪武大炮……
一天之后,联军营地就空旷了很多。秦军主力部队也已回国,只剩下王贲带着几千人在等秦始皇。唐宋元明的大军也都进入了兵道。徐得龙带着人来跟我话别,我纳闷道:“你们还回去干什么?就留下上梁山多好?”
徐得龙微笑道:“我们有我们的使命。严格地说,我们这段时间已经是当了逃兵了。”
我叹气道:“那走吧。记住,要实在应付不来了要联系我,咱们再去南宋接着教训金兀术那小子。”
徐得龙也知道这事说来简单其实不大现实,仍旧是一笑,带着李静水和魏铁柱他们给我敬了一个礼,集体回南宋抗金去了。
众人里,该回育才的回育才,土匪们也收拾辎重跟我道别后缓缓向梁山进发。
我见身边重新只剩下嬴胖子、二傻、李师师和金少炎几个人,拉着包子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