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复望蜀 (1)(18 / 22)
国将帅恐惧不安,日夜离叛,公孙述强行弹压,一经发现,立即杀其全家,然而仍是无法禁止。
刘秀再次致书公孙述,苦口婆心,作最后的劝降:“往年我一再赐你诏书,开示恩信,希望你能投降。现在我再劝你一次,你不要因为曾经刺杀来歙、岑彭而心存疑虑,只要你肯投降,我保你家族完全。如果仍然执迷不悟,非要送死不可,那我只能为你深感痛惜。我实话告诉你,自入蜀以来,大军将帅疲倦,吏士思归,都不想在蜀地长久屯守,因此你也应该相信,我之所以劝降于你,确实是出于诚意。这样的诏书,以后恐怕很难再有,望你能懂得我的一片苦心,善加珍惜。朕决不食言。”公孙述接书,一如既往地置之不理。
刘秀见公孙述拒不肯降,又下诏吴汉,谆谆告诫道:“成都还有十余万众,千万不可轻视。你只须坚守广都,等待公孙述主动进攻,切不可与之争锋。若公孙述不敢来攻,你则向成都缓缓移营逼近,迫使公孙述非出战不可。总之,一定要耗尽公孙述的气力,然后才能大举出击。”
吴汉连战连胜,自我感觉无比良好,接到刘秀诏书,心中大为不服,这也太保守了吧,你刘秀毕竟远在洛阳,哪能像我这样洞察前线战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吴汉不肯受,定要攻。
吴汉于是率步骑两万余人,进逼成都,离城十余里,在江北安营,又命副将武威将军刘尚领万余人屯于江南,两军相隔二十余里,造浮桥于江上,以通往来。
刘秀接到战报,大惊失色,懊丧不已,如果来歙、岑彭还在,何至于出此昏招!当即下诏吴汉,严词谴责道:“我此前指示你千条万端,难道说得还不够详细吗?为什么你事到临头,竟然如此章法大乱?轻敌深入不说,又与刘尚分营而处,万一出事,都没法互相救援。公孙述如果出兵牵制住你,以主力猛攻刘尚,刘尚必破。刘尚既破,你也必败无疑。幸好没有出事,赶紧给我引兵返回广都。”
刘秀怕着怕着,还是出事了。诏书尚在途中,未及送达吴汉手上,公孙述已然发起惩罚性的攻击,要让吴汉为其愚蠢付出代价。
公孙述命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领兵十余万,分为二十余营,攻击吴汉,同时命另外将领领兵万余人骚扰刘尚,使二人不能相救。吴汉与谢丰、袁吉苦战一整天,兵败,走壁坚守,谢丰、袁吉围之。
吴汉来不及后悔自己的失策,当下处境已经岌岌可危,必须尽快自救,于是召集诸将,大声激励道:“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