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长安之乱(11 / 14)
而观,忽然恸哭。
邓禹生性骄傲,甚至是过于骄傲。当初刘秀遣他入关中,拨给精兵两万,手下大将,也任由他随便挑选。邓禹心高气傲,早已成名的大将,如吴汉、耿弇等人,一个也不选。邓禹选了谁?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非赤眉军首领,同名而已)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皆是寂寂无名之辈。邓禹的潜台词就是:别看手下一群虾兵蟹将,但只要有我邓禹在,一切皆可搞定。而且,也只有选这些无名之辈,才能更显出我邓某人的能耐。
然而,邓禹终于在关中失败,而且是惨败。可想而知,一旦回到洛阳,他将再也没有机会执掌大军,从而为自己雪耻正名。他的人生形象,也将永远定格为一名耻辱的败将,被史官载入史册,供后人讥笑检讨。
这就是他邓禹的终局吗?不!他还没有回到洛阳!
此时,他手上仍有万余精兵,他还有最后一次翻本的机会,他还可以为命运作最后一搏!一胜遮百丑,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一场胜仗。
刘秀的诏书,已经严令他即刻返回洛阳。诏书固然不容违抗,但他的个人荣誉更须要捍卫。不管如何,他必须再挑战一次赤眉军,赢得一次胜利,为自己挽回荣誉。只要能挽回荣誉,哪怕刘秀日后治他欺君抗命之罪,他也将死而无悔。
邓禹临河涕零,部下也无不感奋,皆愿随邓禹作最后一战。邓禹于是渡过黄河,反折向西,屯兵湖县,遣使者邀冯异共击赤眉军。
邓禹和冯异的关系非同一般,刘秀落难河北之时,两人左膀右臂,共保刘秀,你生火来我做饭,你牵马来我挑担,称得上是过命的交情。冯异的弟弟冯愔谋反,邓禹顾念与冯异之私交,特意法外容情,保全冯愔之性命。邓禹就觉得,他帮过冯异这么大的忙,如今兄弟我有难,你冯异无论如何,也得帮兄弟我一把。
此时冯异已经在华阴坚守六十多天,与赤眉军前后数十战,降赤眉军将卒五千余人。所谓小刀割肉,一切都在按预定计划进行。邓禹遣使前来邀战,冯异持重谨慎,感觉邓禹之计太过贪功冒进,实非良策,回书婉拒道:
〖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邀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邓禹接冯异之回书,悒然不乐,与邓弘商议。邓弘好战,愤然道:“冯异不肯出战,是怕你抢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