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无路可逃(2 / 5)
、西至玉门关,这样漫长的防线上,秦军要是面面俱到的防守,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在这一场民族与民族之间生存的竞争中,匈奴人占据了先天的优势。他们居无定所、泽草而居,就连冒顿的王庭也是在不断的变换着地方。而秦国一边,固定的城镇、农耕的民众、炊烟的村舍,这些都是不可移动的。
不过,匈奴人也有弱点。
那就是他们一旦被人包抄了后路,只剩下妇孺老人的部落留守者因为缺少坚固的城垣作为屏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草原部落失去后代,最后悲哀的消失在了大漠部落之间残酷的竞赛中。
这支能够抄袭匈奴后路的奇兵,在什么地方?由哪些人来组成,带兵的将领又是谁?李原在见到李仲翔的一刻起,就有了主意。
关于西域的谋划只是李原与李仲翔从蓝田关经商洛驿到达武关一路上的谈话内容之一,这样的关于战略性的交换意见,标志着李仲翔逐渐从一名只知道执行命令的将领成长为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将帅。
人生的阅历,因为际遇的不同而走向不同的道路。
李仲翔率领联军征战的经历,让他在重压之下,迅速的成长起来,而这是其他秦军将领没有机会遇到的。
见到李原和李仲翔的援兵到来,阎乐大喜过望。
从暗间处一步步获知吕雉队伍靠近的消息,让他在欣喜之余,又焦虑万分,喜的是吕雉这一次终于插翅难逃了,急的是守卫武关的秦军在哪里?难不成仅仅靠他手底下的几十号的间作精英还有一群只知道乱哄哄不知所措的郡兵。
“武侯,李将军,你们终于来了,间作刚刚报信,吕雉那女人带着乱贼正在朝武关而来,二日前,他们占领了西城的外围城廓一带,现在距离武关的距离不会超过三十里——。”阎乐禀报道。
三十里。
在平原一带,只需要二个时辰就能赶到,而所幸的是,在汉中郡的山区地带,特别是少习山一带,三十里蜿蜓曲折的山路,吕雉等人又携带着搜刮而来的财帛等辎重,他们一天能走上二十里就应该谢天谢地了。
秦军还有一天时间准备,这点时间对于李仲翔这样经验丰富的战将来说,已经足够了,而更重要的是,他对麾下这支亲兵部队有十足的自信。
秦军严阵以待。
在夯土城墙的缝隙之间,一支支闪着寒芒的箭矢就如同夺人性命的噬血厉鬼一样,正张开巨口,迎接一轮狂欢与盛宴。
而此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