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项羽的谋算(2 / 4)
田都、田安、田横等齐地的传统势力全部清剿的一干二净。
至于其它诸侯,也是各自残杀,包括张耳、共敖、韩广等一时并起的英豪。俱都在风云变幻之中渐渐掉队。
经过五年的相互争斗,在大河以北。只有西魏王魏豹和燕王臧荼还保有一定的实力,在南方,长沙王吴芮是唯一一个还有一定力量的诸侯王。
在派遣项伯往邯郸游说秦国的同时,楚国也同时向魏豹、臧荼、吴芮等诸侯发出了会盟的要求,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项羽甚至于还向英布、钟离昧两个背叛的部下也发出了同样的盟誓约定。
以谈判的方式重新确定势力范围,作为主导和主持会盟的项羽,毫无疑问,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至于秦国,则因为表现的咄咄逼人,不可避免的会在盟会上遭到各路诸侯的围攻,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很有兴趣看一看李原这位新晋的风头人物,在政治层面的表现是否也如他在军事上一样耀眼。
秦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表现出侵略性。在赵国覆灭之后,秦与楚之间唯一的屏障也不复存在。
在面临着正面决战的严峻形势下,一向以勇猛著称的项羽倏然想起了在虎牢关上那一个死战不退的年轻身影。
惺惺相惜。
对于李原这样敢于不畏强权、奋力抗争的后辈,项羽心中其实是很欣赏的。在消耗秦军有生力量的目的达到后,项羽决定先礼后兵,给李原一次机会,通过会盟让这个后辈认清形势,尊重他项羽的霸主地位,并立即停止攻伐其他诸侯的军事行动。
不得不说。
项羽这个人,在政治上的表现,远远的不如他在军事上耀眼。但他的这份真性情,也让李原感到真实可信。
这是李原答应参加成皋会盟的原因之一。
魏豹、吴芮、臧荼等诸侯的属地,距离成皋都不近,就算最近一点的魏豹要到达这里,还需要穿过秦国和楚国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诸侯离开属地,来到成皋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更大的可能性,这些不敢得罪秦、楚两强的诸侯会派遣心腹臣属来到成皋,一方面向两个大国陪罪,另一方面则是刺探下各方的情报,以便下一步决定如何站队。
项伯狼狈出城。
迫不得己的来,莫名其妙的留有一条性命回去。
项伯哭丧着一张脸,从邯郸惶惶而出。虽然算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但细究起来,李原的答应与他的辩才并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