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破赵军(3 / 4)
希望钟离昧回归。
可惜,项羽、项佗等人的想法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钟离昧在扫荡了常山一带张耳的残余势力后,基本站稳了脚跟,并独立发展成为一方小势力,虽然比陈余这样的大诸侯要弱了许多,但宁为鸡首、不为牛后,钟离昧在迈出了第一步后,已经不能再回头。
秦军大捷。
关东俱震,就连打定主意要拼长远的西楚国朝野也是齐齐振动,楚国内部两派势力的内耗争斗以项氏的完胜而结束。
彭城。
内乱渐渐平息,一切恢复正常。
在清洗了蒯彻势力、并顺利完成对外戚虞氏的打压后,项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西楚国的朝政。彻被投入大牢,叔孙通被贬、安期生被杀,给予楚国朝政不一样气息的新势力一败涂地。
外戚势力方面,因为五个江南美姬的存在,心中苦楚的虞姬与项羽的关系渐渐的不再那么亲密,这一结果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军中,虞子期这位硕果仅存的昔日五虎将渐渐的在军中失去了话语权。
与此同时,楚国朝中,还有一个曾经显赫无比的人物正式的离去,亚父范增老死于彭城,与历史上的郁郁而终相比,范增的结局要好过一些,但在这最后的两年里,范增实际上已经被项羽所抛弃。
一个老朽的思想僵化的智囊,显然不是楚国需要的。
在寻寻觅觅了多条道路之后,项羽领导下的楚国政权,逐渐的变成了一个依靠宗族力量唯系的势力集团。
在这个集团中间,最核心的人物无疑还是项羽,但在项羽的背后,项佗、项声等人逐渐的支撑起了楚国的支架,而年轻的项庄则是这副支架中最为发展潜力的一个。
“霸王,秦赵结果已分,虽说陈余兵败,但秦军的损失必定不会小了,我军如今养精蓄锐多时,不如趁着秦军疲惫,又在赵地立足未稳之时,出动大军驱逐秦贼,以复我大楚之威名。”朝会上面,代表着年轻力量的项庄大声谏言,他的这一提议进取心十足,让人听了不由得对项庄要刮目相看。
“霸王,项庄将军的提议不可取,属下等以为,秦军的实力在此战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陈余好大喜功,弃守坚城却与秦军野战,这分明是愚蠢的举动,秦军有为数众多的骑兵辅助,要击溃以步卒为主的赵军轻而易举。”新五虎将排名第三的周殷皱了皱眉头,提出了反驳的意见。
周殷和大司马曹咎俱是项梁的旧部,在楚国属于资历很深的那一类,同时,他们对于拉帮结派并不热衷,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