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兵地点(4 / 6)
自家一半的土地全部种上红薯,现就这还有不少佃户十分勉强,不过还好,现在张家的佃户也算是明白张大少爷的苦心和好心了,张大少爷再次回到临清时,自然受到佃户的夹道欢迎了。
面对热情的自家佃户,张大少爷也不说话,跳下战马,从一个佃户手里抢过一串红薯仔细观察,发现红薯根部挂满了上臂粗细的带泥红薯,大的足足有一尺多长,最小的也有拳头那么大,长势十分喜人。张大少爷又扯下一个红薯,拔刀削去外皮,露出白里透红的薯肉,再一口咬下去,清凉甜蜜的感觉立即弥漫整个口腔。张大少爷这才开心一笑,向热情的佃农问道:“老乡们,你们种的这种红薯,一亩地能收多少斤?对了,过冬的麦子收成如何?”
“今年还是太旱,过冬的麦子一亩地勉强才收一百来斤,那些种麦子的人都快后悔死了。”一个老佃农笑眯眯的说道:“不过狗薯的收成就太吓人了,一亩里最差的也能收一千八百多斤,最好的能收两千五百多斤啊!一般的地都是两千斤以上啊!大少爷,这都是托你的福啊!”
“狗薯?你们怎么把红薯叫狗薯?”张大少爷有些目瞪口呆,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红薯怎么还有这么一个别名?那老佃农顺口答道:“大少爷你的外号不是叫狗少吗?我们为了感谢你,就把这东西叫狗……”说到这里,那兴奋得有点昏头的老佃农才想起自己失言,赶紧闭嘴,旁边的张家佃农个个想笑不敢笑,个个憋得肚子直疼。张大少爷更是尴尬,苦笑道:“算了,你们喜欢的话,就叫狗薯吧。”于是乎,张大少爷这只大飞蛾又是一翅膀扇下去,中国北方种植的红薯也多了一个大名——狗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既然你们光靠种红薯,今年就能吃饱饭了,那剩下的半年,你们又打算种什么?还有没有兴趣继续种少爷我从西洋带来的东西?”张大少爷又追问道。佃农纷纷答道:“少爷放心,你叫我们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我们相信少爷不会害我们。”还有人叫道:“少爷派来的宋先生已经说了,下半年他要让我们种花生、洋芋和玉米,我们收红薯的时候,已经在点玉米了。为了教我们种玉米,宋先生还特别从吕宋国请来了两个洋先生,一点一点的教我们。”
“宋应星果然是实干家。”张大少爷满意点头,问道:“那宋先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不?”
“宋先生在老赵庄那边。”一个知情的佃农答道:“听说俺们山东的大官都来了,宋先生领着他们去看俺们临清种植的狗薯,想把狗薯带到山东其他的地方种植,听说他们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