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跪下的皇帝(6 / 7)
,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又当何解。”
这些都是出自《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孟子》、《易经》以及《礼记》中劝人为善,进德,学习的名句,有的还十分冷门。上官婉儿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记了起来,有的连李裹儿都不知道。
上官婉儿娇声说道:“二郎,得,你干脆让你儿子考进士吧。”
“不是进士,本来他品性现在很不好,他外婆又教了他这些残暴凶人的经历,我很担心啊。”王画嘴里没有骂人,心里却在怒骂韦氏,然后转过头来,对李裹儿说道:“他是我家中的长子,到了哪儿后,一定请一个德高望众的大儒将他这些坏品性一起改正过来。”
于是这几天王画临时抱佛脚,不是教儿子学问,而是教他做人。人做不好,越有学问才越是坏事。
他家中时常传出王画的呵骂声,还有昭朗的哭泣声。
李裹儿很心疼,但知道儿子不育正过来,以后不利,只好让王画一边教一边打。
到了李裹儿离开的时候,昭朗高兴地跳了起来。终于解脱了。
上哪儿解脱,他想过韦氏时候为所欲为的日子,是永远不可能了。一路上,李裹儿再次接过王画的职责,王画没有讲多少大道理,只说了一句长子。长子在家中是什么地位,她是知道的。但如果她儿子不成器,想赢得这个地位不大可能。
所以忍痛重新教导。
上官婉儿在旁边看了都心痛,得,这夫妻俩一个比一个狠,但不敢劝。
因为李裹儿带了大量钱财,还有因为害怕李旦父子改变主意,王画特地抽出五百名士兵一路护送,将她们送上扬州,在扬州城上了自家的大船,才能返回来。因为为了安全,船只越大抗风力才越强,所以只好从扬州上船。
这些大船不但是接李裹儿三人的,还接悄悄离开西北的李重俊。
李裹儿三个以及她们一些亲信的宫女与太监离开了,但王画没有走,现在长安没有安稳,他呆在长安还有威胁。如果离开了,李旦父子反悔,就是五百名士兵也未必能保护李裹儿的安全。这些士兵只能防一防路上的劫匪,如果真派上几千官员冒充劫匪,然后到时候李旦父子一推脱责任,怎么办?
于是纠葛了,他不能离开,可他在长安,李旦不好做皇帝。
李隆基就是为此事前来的。
王画不耐烦地说:“世子,难道这十几天你们都等不及?”
李隆基心里想道,现在多事之秋,一天大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