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大家彼此(3 / 7)
城,唐朝经略使右威将军周以悌劝他:“朝廷不惜高官厚爵优待你,是因为你手中掌握着军马。现在孤身一人入朝,不过一老胡耳。不但保不住你的官爵,连生死都掌握在他人手中。现在你不如多用钱财贿赂掌政的宗楚客,让他劝皇帝让你留在西域,同时调集安西都护府与吐蕃兵攻娑葛,再请朝廷册封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这样你不失其部落,又得报仇,比于入朝,岂同日可语。”
周以悌之所以这样说,也有他的小算盘,那就是让他们自己继续攻打下去,这样也就削弱了突骑施的力量。但这想法却是严重的错误。忠节就听了周以悌的计策。
老郭听说此事,急了,立即上疏说:“往年吐蕃多次兴兵入侵,图的就是突厥十姓与安西四镇。最近几年罢兵,请求和亲,不是因为吐蕃真心向往中国礼义教化,只是因为他们吐蕃国家多难,人口与牲畜染上了瘟疫,担心大唐乘他们势窘时大举进攻。为了喘息,才有和亲之事。”
疏奏到了京城时,正是王画与坌达延发生冲突的时候。在这一点上,英雄所见略同,老郭与王画意思差不多。只是老郭说得更激进。其实和亲也未必是假。象唐朝那样嫁公主,为什么不和亲,不和亲才是傻子。象金城出嫁一次,吐蕃得到了多少礼物?特别是那些能工巧匠,对开化吐蕃起到多少作用?没有这些技术与文化的流传,吐蕃能这么迅速地强大,然后反过来攻打唐朝,掳掠了五十万百姓,将老的小的砍死,或者逼他们跳悬崖,然后剩下中年人做奴隶吗?
所以和亲好啊。
吐蕃为什么不和亲呢?
老郭又说:“现在公主已经下嫁,吐蕃得到了大义,国内开始安定。现在忠节不为国家着想,只想做吐蕃的向导。一旦吐蕃得志,必然会控制忠节。以前吐蕃无恩于大唐时,尚要索取四镇之地。如果帮助唐朝攻破娑葛有功,请求朝廷割让于阗疏勒二镇,朝廷到时候用什么理由拒绝吐蕃?而且由于默啜侵凌,唐朝安西四镇兵马疲惫,如果相助忠节,不求吐蕃,又有什么兵力出兵突骑施?此外,吐蕃治下各个蛮部与婆罗门(印度一部分国家)正不服从赞普号令,如果吐蕃又照此类推,借唐兵前往征讨,朝廷又能用什么借口拒绝他们的要求?所以自古以来聪明帝王都不愿接受夷狄恩惠,就是担心他们以后提出永无休止的要求,酿成大患。再说,阙啜忠节请出阿史那献来,还不就是因为阿史那献是可汗的子孙,想靠他来招抚十姓吗!阿史那献的父亲阿史那元庆、叔父阿史那仆罗、哥哥阿史那子及阿史那斛瑟罗、阿史那怀道等人也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