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嫁妆(7 / 10)
非要冒这个危险。况且王画也没有说出如何合作,只隐隐说会给王家一个惊喜。可惊喜的背后呢?王家也不相信天上会白白掉下来金砖。
况且王画家中不是太原王家,王画家王画一倒什么也就没了。王家倒下一个两个人,无所谓,就是当年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王家虽然心痛,但老酒照喝,歌舞照看,在朝廷中依然有子弟做官。
因此这门亲事,与合作无关,而是看王画的本人,能不能有出息到让王涵折节做他的一个媵,甚至只能与王画身边这两个清倌人出身的丫环处于相同的地位。
“当真?”王画嘲讽地问。但朱仝这样开门见山说出来,王画反而喜欢,如果再遮遮掩掩的,他就要重新考虑了。
“当真。”
“如果这个合作前两年至少会为贵府带来五十万缗钱以上的收益,以后会逐渐超过一百万缗钱的收益,那又如何呢?”
“多少?”朱仝也是定力高的了,听到这个数量吓得手中的茶杯都掉在地上。
如果一年十几万缗钱的收益,王家也会动心,很动心,但还是慎重地考虑会不会冒这个风险。可是王家一年的收益也不会超过五十万缗钱,更不要说一百万缗钱了。就是郑家也不行。总财产是一回事,一年收益又是另外一回事。再加上家族子弟庞大,花费巨大。所以象郑家,王画曾经与他研究过书画的外室子弟郑虔,穷到科考时寄住在寺庙里面。
如果一年能给王家带来一百万缗钱的收益,估计让王家跟随王画造反,家族中一半弟子都会举手赞成。
但他心性颇高,立即恢复了正常,并且看了王涵一眼,这么隐秘的事,王画没有避开王涵,这也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在滑州时,他还听到风声,王画对自家小娘子只有同情,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他立即问道:“条件?”
“因为这些收益来自海外,所以我会每年迁出一万名左右的大唐百姓,但朱先生,这些百姓都是贫困到无法生存下去的穷苦百姓。这些百姓迁到海外,不仅创造财富,也为他们重新创造一个美好的新生活。因此我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一旦将这些百姓分批集中起来,想让贵府帮忙,将他们转移到海船上。”
这个条件对于一般人家来说,有些困难。毕竟现在唐朝不允许百姓出国流动,即使出国经商,因为王画的劝说,老武下了买关令,可也要交纳五万缗钱昂贵的费用。因此有许多商人垂涎这份商机,但对这个费用还是望洋兴叹。也有少数的商人为了子女,也交了十万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