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宫宴(5 / 6)
不法之举?”
“回魏相公,治国与治家一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东晋宋齐梁陈,偏居一隅,富足天下,然而最后难逃灭亡的命运?国家疆域越大,调动的资源,比如经济人力军力就会越多,也不会被外族欺侮。如果为了偏安苟且偷安,最后敌人越来越强大,百姓难免受到外族欺凌,而且就是皇族子孙也会受到外族的凌侮。请问王谢堂前燕,现在飞到什么地方了?所以我正在准备制作九州之鼎,一是贺大唐江山社稷开创前人之所没有达到的鼎盛之世,二就重定疆域,让子孙不要丢失这些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王画没有说,现在对疆域的概念很模糊,但后人不是这样想了。有了这个九州之鼎,将会子孙争执有争议的地方,作出一个重要的法理证据。
“但这不是枉自开边。因为开边就是要将这块地方接纳下来,真正占有,否则费尽了许多战士的牺牲,赶走了一批异族,又便宜了另外的异族,若干年后这批异族重新强大,重新构成危胁,得不偿失。所以国家占有的地方,是治,占有一块新的疆域,因为这个治化反而需要大量经济。可是无论是我的船队也好,还是张王两家的船队也好,他们都是掠夺性质。”
这是事实,王画实话实说。
“所以他们能获利,而国家却不能获利。而且这些钱财对于一家一族来说,是无比的庞大,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是这样,必然会造成四周邻国敌视,王学士有没有考虑过?”却是给事中严善思发问的。
“严给事,你说的是进贡吗?好象突厥人也好,吐蕃人也好,或者六诏人也好,他们都向我朝进过贡,但有什么结果呢?”王画最反对的就是历代中国的朝贡制度,为了这个虚名,没有得到一点实利,反而耗费了国家许多经济,同时向外流输了先进的文化,反而培养了潜在的敌人。比如东海中的那个倭国,如果不是唐朝为他们培养大量的学生,他们怎能从一个奴隶社会一下子进入封建社会?也没有后来的两千多万百姓战死之痛。
“况且这是私人的组织,与国家无关。如果不损害国家的利益,毁人之长,补己之短,何乐而不为?这不是现在各位中,许多大臣正在做的事?”说到这里,他眼中露出讥讽的神情。
但这句话也让许多大臣羞愧起来。
“而且受害的只是一些岛国,与我朝没有邻壤接触。请问,现在我朝还有许多贫困的百姓,朝廷束手无策对他们救济,怎么能管得了天下那么多人?而且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