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器王(4 / 7)
,也做过记载分析,与武则天相比,李显确实相差太远,就比如这件事,同样武则天爱好文学音乐美术,她也举办过诗宴,可不会特地要求单独朝中某一个重臣为她吹奏一曲音乐。
一叶知秋,可见李显的平庸。
不过两个当事人都无所谓。王画也没有认为吹一首曲子,会要了他的命。他同样也不认为皇帝有了一个喜爱,就立即变成了昏君,只要几事不过份,喜爱雅乐书法文学,都是一种好的喜欢,但有一个前提,千万不要象李煜赵佶那样,最后连国家政事都耽搁了。
但李显想学李煜,还没有那个本事。让他能写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么?将他吃奶的力量使出来,也永远也闪不出这份灵感。
王画进了宫。
行过礼后,李显让王画坐下,然后说道:“王画,朕也要感谢你为朕做的一些事情。”
这时候,皇宫中来了许多人,上官小婉同样也到来,毕竟李裹儿将王画吹的那首风笛曲子吹得天上才有,人间全无,都想听一下。
听到李显的话,还以为是李显说的王画出兵洛阳,虽然这样做有些危险,如果此例开了,以后不管那一个武将随便着将大军发到洛阳长安,可不是好兆头。但这次正因为王画的出兵,使得李显迅速将五王的权利收拢回来许多,不然当时朝堂差点几乎为张柬之等全控。
当然,这句话不好言明。
不过王画心中知道,不但如此,最主要的指棉花之事。正因为棉花,使武则天看到她这个儿子关心国家百姓,还取得了一定效果,才坚定了她将李显立为继承人的心理。
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但如此,现在棉花开始普及,为缓解整个唐朝百姓压力,增加百姓到国库收入,都有了极大的帮助,当然最开心的是各大家族,他们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王画欠身说道:“陛下,不敢,这也是一个臣子应当做的。”
李显显然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说,于是询问了九鼎之事,这也是让大家感到兴趣。王画大约说了一下,然后说道:“它的作用是固王权,定疆域,扬教化,禀正气,弘文学,开思路。”
上官小婉吃吃笑了起来,说道:“王小二,不会吧,只是一件铜鼎哎。”
对于这个少妇,王画也说不上来感觉,比他对张柬之的看法更复杂,很漂亮,就是现在三十几岁了,可风韵不减当年,就是与太平公主相比,两个少妇都是美艳动人的,可上官小婉更苗条一点,这也合乎王画的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