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势在必得(3 / 7)
。
其实算法都不对,李显的庄子是良田,还有他是肥料只管堆,差一点将棉花堆得长疯了。如果不是打枝打得及时,有可能会出大问题。还有就是有棉产品出来,也是按长安的物价计算的。这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但造成一个后果,棉花普及起来比王画想的还要快。
到了六月末,一些早熟的棉花终于耐不住,欣欣然地将果壳撑开,露出雪白的棉絮。这一下子更轰动整个长安了。武则天再次带着大臣,来到田间察看,然后看着农庄里的仆役们,将棉花采摘下来,还有一些晒好的。于是兴致勃勃地看他们脱籽,然后纺纱织布。一条棉布出来后,命大臣们赋诗。
让李显出尽了风头。
然而果如王画所想,得到一些大约的产量与种植要求后,许多家族开始新的一轮抢地风波,特别是西域的地方,哪里到处都是荒地,现在却成了宝贝。还有这个采摘十分麻烦,又有农夫,从哪里来。
风云,终于从长安开始,扩散到各地。至于李显这块田里的种子,更成了抢手货。弄不清楚啊,不敢用西域或者岭南的种子。李显虽然是中庸,可身后还有一个强势人物。这个势能不借么?
只有到这时候,李显才明白王画说了一句,我帮你,可就帮了这个棉花。那个什么航海,到现在还没有音讯。可现在才看到,就是这棉花,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
很感谢,可不好当面酬谢,于是在听说自己女儿经常与王画“鬼混”在一起,让李裹儿带了许多珍贵的首饰,赏给王家。结果王画只留了一部分,送了三凤与大凤,还有母亲,其余的转赠给了李裹儿。
那天李裹儿十分开心,让王画想怎么骑就怎么骑了几回。
但王画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样工艺品上。他是要势在必得,不但事关国体,还有四凤的消息。如果默啜真能提供一些消息,他多少从这消息里判断四凤可能的下落,以及这个想要对付他的仇家是何人。
王画势在必得,可这回默啜同样也势在必得。
一些消息传了过来。首先就是太原的,快马下旨,各大家族十分配合,将家族作坊里最好制作氍毹的技师全部送往长安,但因为路途的原因,这些人还在半路上。
可另一个不好的消息传过来。在这些家族的配合下,终于发现了几条突厥人刚刚生产的氍毹,已经流传到了太原,只是数量很少。也让快马带到长安。武则天与群臣好奇地观看。
突厥人生产种多毛制品种,包括氍毹,还有毡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