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为什么(6 / 7)
这个问题是小问题,只要摸索一两年,就可以掌握住。
王画走进农庄,可这个管事却向他说了一条消息:“王将军,你说错了。”
“什么错了?”
管事拿过来一匹布,说道:“你说的棉布,其实早就有了,但不叫棉布,而叫绁布。”
王画听了一愣,中原没有棉花,好象到了南宋时才开始有一些农民种植的,到了元朝后才盛行的,直到朱元璋下诏强行种植,中国各地才出现这种作物。怎么唐朝就有了。
管事又说道:“这种绁布在岭南与西域都有生产,但以高昌的质为最佳。”
“哦,它的价格多少?”王画听了总有点觉得不对,于是问道。
管事答道:“王将军,我为你解释一下,现在主要的布料,以及大约的价格。第一为绫,价格约在每尺六十几文,当然上等的丝绫远不止这个价格。它的材料是蚕丝,绫除了做布外,还有做扇子,纸,衾被。第二等就是细棉绸,四十几文,是残次蚕丝织造的,所以表面不光滑,可结实耐用。第三等就是细绁布,价格与细绵绸相当。然后是次绵绸与次泄,价格大约在二十几文到三十几文。还有絁(施)布,也就是粗绸,一般在十五文左右。还有缦,指的没有花纹,只上色的丝织品,如缦紫、缦绯,比粗绸略便宜一到两文。还有练,未上色的熟丝,十一文多点。还有绢,与练价格相当,指精重之丝。然后火麻布,也就是大麻布,略践一点。到赀布,也就是细麻布,与火麻布差价不大。然后是粗绁布,在十文左右。然后是维州布,也就是益州的麻布,八文左右。还有小水布,也是一种粗麻布,价格在六文左右。还有锦,就是有花纹的丝织品,这个布价格浮动最大,好的能值数金,差的只与缦相仿佛。”
对于这些知识,王画有许多是知道的,他主要在听价格。有一点他是听出来了,虽然棉布赶不上好的锦绫,但与绵绸相当,最少超过了缦绢,这在后世是不可以想像的,想一下,棉布无论再贵,也可能比绢丝还要贵重。
王画自言自语道:“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每尺布平均在二十几文吧。”
管事点了一下头,这是按次绁布计算的,特别有了王画提供的思路,绞出的布锭虽然不能称为细绁,至少可以比得上次绁布,这是他在市场上反复比较过的。
王画又说道:“但为什么没有普及开来,要知道一亩地最少出产一百斤纯棉吧,这能织出多少布匹?”
他在找原因,管事听了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