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风云之战(战之酣)(3 / 4)
拍死。现在不行,现在的诗风主流还是依六朝的绮丽诗风为主流,豪放诗出现了,清新诗也出现了。可不能真正将这种绮丽的诗体取代,人们的欣赏观念也并没有改变起来。
老夫子这个评价很中肯,并没有相帮七姓。
第一局既然平局,第二局再次开始!
第一篇文章贴了出来。
王画看了看,好文章,通体对偶,文字更是华丽到了极点,这使他想起了另两篇同样华的文章,《洛神赋》与《腾王阁序》。然而让王画感到可惜的是,与前者相比,后者略显空洞,有了堆砌的感觉。
然而这篇文章,让众人看到后,再次响起好声。
王画心中不赞成,可无奈,这时候欣赏的主题就是这样的,喇叭裤穿在身上不一定很好看,可现在都认为好看,怎么办?他也击了几下掌,表示好。
再贴出王画的文章,众人再一次看去:
辛丑之秋,七月既望,画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王画去年是在大约七月时间,泛舟赤壁过。还有一点,王画不是没有考虑过现在人的欣赏观念。这篇散文应当属于‘古文’类,然而里面同样充斥了让现在人喜欢运用的对偶句子。
可就是这样,评定的结果还是让王画啼笑皆非。
走过来评定的是国子监的另一位大儒,王画认识,还向他请教过。可人家没有因私而废公,实话实说,将心中的感想说出:“如果论文字的能力,后者远在前者之上,特别这篇文章中让某感到羽化登仙,飘然世外,充满了一种仙气。从第一句起,到最后一句,几乎一气呵成,舒卷自如。可是王二郎君,这篇文章有欣然恢复古文杂谩之意,某也不敢断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再看前面的文章,虽在文字上比后面略有不足,可体态方正典雅,气度俨然。因此某断定,还是平局。”
就因为王画这篇文章有发动恢复古文体运动的嫌疑,再次成了平手。
王画听了心中再次苦笑了一下。心想,幸好没有将其他文章拿出来,不然这位老夫子都有可能评定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但这也无妨!后面的字与琴画就是评定新意的。看到时候他们怎么评决。
第三幅卷轴贴了上去,不过这一幅卷轴是为了评比书法的,正好前两者展现了楷书隶书,后面是为了展现草书的。
还是七姓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