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青岗岭之战(春江花月夜)(4 / 4)
答道:“他叫张若虚,是扬州人,写过一首诗叫《春江花月夜》,好象王家小二郎弹奏的这首曲子,正是用这首诗改编的。”
作为郑家直系弟子,自幼就经过许多严格的教导,虽然心情烦燥,也听出曲意了。
“哦?”武则天想了一下,也没有听说过这首诗,于是听琴吧。
这时曲子进入了第五段,更加空灵干净,就仿佛不是来自人间一样。
连武则天,狄仁杰,甚至对音乐同样有很高天份的张易之,都听得入神了。
看到皇上了,也看到皇上正在听曲子,老百姓也不敢发出噪声,场中再次陷入安静。这一段空灵的曲子过后,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船只越来越近,都能听到破水声,浪花飞溅声,橹浆欸乃声。虽然一静一动,但还是给人感觉很中正平和。最后琴声渐渐空寥寂静。
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响声一片震天的叫好。
只有王迤用古怪的神情看着这个儿子,听出来了,确实弹得很好,比巩县县城里的那些乐师弹得还要好,可也不明白了,这个更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他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王画双手从古琴上放下来,看着张若虚问道:“可象否?”
“象,”张若虚答道。
两人不约而同发出一阵爽郎的大笑。
“张先生,尘世太俗,难净其心。来,先生,没有沧浪之水,我们就用这冶河的水濯吾缨吧。”
两个人说完后,携手来到河边,解下帽子,放在河水里,让清澈的河水尽情地冲刷,然后共同吟道:“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老百姓不知道两人在做什么,还以为两个人在发神经。
然而一干大臣,看到后却是一声叹息。
与这个少年雅逸疏狂相比,郑家那些弟子,可以从地上找一个地洞钻进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