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缘由(2 / 6)
?”
这去少林寺不就是当初他和空空儿的约定吗?
包篆的心里不由的奇怪,不过怎么看他张永的样子好像又是有另外的含意在里面?
不过这个理由朱厚照应该不会给张永说吧,要是如此的话,那么要自己去少林寺还有其他的意思?
想了想,还是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便道:“下官不知,还请公公指点!”
张永这才道:“皇上其实最主要的意思还是要你避避风头!”
避风头?
包篆一愣,这算什么理由,自己还需要避为什么风头?
张永或许猜到包篆不知道,便道:“这次你的功劳很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或许当初你仅仅是一种冒险,但是事实却是你以八百多人的兵力拿下南昌,迫使宁王后撤,挽回了败局,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十万火急才,宁王的大军已经逼近皇上的大营不足百里,至于说这姜成齐弃暗投明,别人或许会相信,但是要我相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于你用什么方法让他死心塌地的帮你,这一点我也不去就探究!”
顿了顿,张永这才又说道:“你八百人,做到了上万人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如此一来自然有很多人眼红,正如王守仁王大人一样,即便这功劳很大,但是不少人却因为自己没有功劳而去诬陷,虽说最后化险为夷,对于王大人都如此,对于你又好不到哪里去?你是有功之臣,皇上并未明令嘉奖,反而让你去少林寺,如此一来也就是不想让你卷进来,这当皇上的有时候还是挺为难!”
这一仗能大获全胜,还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那就是王守仁。
知道南昌被突袭之后,宁王慌乱后撤,打算夺取南昌,王守仁看出他的意图,于是发兵阻拦,在南康两军交战。
这一仗打得相当激烈,是关键的一战。官军一度退却,王守仁斩杀了后退之人,命令诸军一决死战。最后终于打败了敌人,敌军退保樵舍地区,将大船结成方阵,宁王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冲锋赏百金,负伤千金,要求他们死力一搏。但宁王军队的方阵被王守仁看出破绽,他决定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宁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开“早朝”会议,王守仁大军杀到,用小船装草,迎风纵火,烧毁了宁王的副船,王妃娄氏以下的宫人以及文武官员们纷纷跳水。宁王的旗舰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获,宁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阶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攻陷,宁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