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三(3 / 4)
皇帝权力大一点,官员手中权力就少一点,皇帝捞钱多些,官员捞钱就少些,这个自然要争一争的。
何况立储之议,这从来都是焦点中的焦点,人有再大的本事做出再大的功绩,都比不上这拥立之功得来的功劳大,别看现在皇长子朱常洛不满三岁,而朱常洵还不满六个月,但这件事他们的长辈会记住,他们的母妃会记住,等到了登基那天,就是酬功的时刻,到时候荣华富贵自不必说。
立储这个一定要表明立场去争,而且长幼有序这个是大礼定论,皇长子应为太子皇储,偏生万历皇帝迟迟不表态,对郑贵妃的儿子更为看中,这就有了争的理由,话说回来,现在这个局面,也需要一个和万历皇帝唱反调的切入点。
如果放在一年前,未必有人敢这么串连,即便有了这样的时机,大家也不敢这么上窜下跳的鼓动,甚至连宫内的争吵都不会发生,现在之所以如此纷乱,固然是时机合适,固然是有宋婵婵在其中鼓动,更关键的是,王通不在万历皇帝身边了,没了王通的存在,没了这个不讲理的内卫武将,许多事少了很多顾忌。
万历十三年三月下半,都察院山西道御史姚博奏疏已经写的差不多,并且由专门的人看过,只是等着上奏了。
“三十几辆大车,贩运棉布和杂货过去,收毛毡和牲畜回来,这样的商队在去程的时候动手利益最大,这回程居然还惹来了这么大股的马贼?”
草原并不是一马平川,王通等人也能找到个遮蔽身形的地方观察,虽说在事情发生后六天才赶到这边,可依靠大车和火器,居然能支撑住了。
用大车圈起来作为屏障,依靠火器据守,在这样的车阵下,外围的马贼骑兵实际上办法也不多,三十几辆大车,那也要近二百号人,对于马贼来说也是难啃的很。
不过这个战场上却没有什么激战,马贼们甚至支起了简易的帐篷,攻击车阵的时候也是颇有讲究。将牛羊混杂在一起,向着车阵赶去,然后人藏在牲畜之中,到了跟前再突然跳起,冲上去厮杀。
对这样的战法,车中的商队护卫也早有准备,也有人拿着长矛大盗藏在车上车下,靠近了就动手格挡,若是有人准备用弓箭,这边就用火铳。
喊杀声零零散散,火铳声也是零星响起,但这边马贼却始终有百余骑在马上,车阵一有动向,他们立刻也动作。
“不瞒大人说,这大车还有火器在草原上现在都是第一等值钱的物事,他们不要货物,能把大车和火器吃下来,那就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