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二(2 / 4)
,好像是整个人的精气神突然间被抽了个干净。
从苏州府那边到了常州府,在岸上被人发现,算是九死一生的到了钦差的船上,这个钦差也有为她做主的意思,却没想到将证据拿出来之后,被钦差说为无用,而且钦差的说法并不是推诿应付,说的的确有道理。
想想这一路上的凶险,想想这些年母女的苦守,就在这一刻变成了泡影,什么都不是了,此时的卢若梅感觉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在那里瘫在地上。
看着地上的女孩,王通叹了口气,转头对史七说道:
“去翟姑娘那边叫两个丫鬟过来,扶她去休息吧!”
不多时,两个丫鬟走了进来,将已经木然的卢若梅搀扶了下去,这女孩一出门,边上的陈大河上前低声问道:
“侯爷,这件事不管了。”
卢若梅方才陈述自家的事情,父亲被杀,叔伯被杀,她和母亲当时在母亲的娘家逃过一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能隐姓埋名逃走,许多逃走的人也和他们家保持着联络,这些年也去各处告状,可根本无人受理,而且告状之后,往往就是被人找上,性命无存,这些年卢若梅母女二人东躲西藏,吃尽了苦头。
这等事听起来的确是可怜,王通的亲卫们除却史七、吴二这类人之外,陈大河等人年少,心中还有热血正义,本以为王通会给她们做主,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所以有这么一问。
“这个证据能做什么,地方和朝廷,会为一个年少女子的一面之词,这些找个裱糊店就能造出来的文书凭证来找徐家的麻烦,你仔细想想,不要站在卢若梅那边,你若是审理此案的官员,你会如何做?”
陈大河也是心思灵活之人,被王通这么一说,沉思了会,脸上也是露出无奈的神色,在那里摇了摇头。
王通端起身旁茶几的茶碗,喝了口已经凉掉的茶水,缓声说道:
“其实这等大家吞并田地并不是错处,但吃了这么多还不用缴税,这就是国家大害了。”
中午停靠,中午杀和尚,有普元寺的大笔好处在,常州府和武进县两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极大的提高。
尽管地方豪族大户和这普元和尚多有往来,王通这么杀了他,众人心中自有怨言,但比起普元寺这块肥肉,怨言算个什么,交情算个什么,尽快处置成铁案,大家分了才是要紧事,官府用心,地方上豪族也是帮忙,常州官府办事效率在这一刻极高,在天黑的时候,已经有案卷文书什么的送到了王通的座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