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山渐青 > 第一百一十章 湖上论青苗

第一百一十章 湖上论青苗(3 / 4)

于清泉点点头说道:“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作弊,我认为必须由朝廷另设机构,培训人员,专门负责这项政策的实施,把地方官员士绅营私舞弊的途径完全切断;人员不需太多,每县只须几个人,负责对自愿贷款的农户进行统计监管,等到收粮时再临时另聘人员进行收购及转运即可。”

许清听了非常高兴,两人能想到这些已是难能可贵了,光这两样看法就说明两人绝非庸才。

许清对青苗款的施行,原来就没打算通过地方官府来发放,而是由农户直接从银行贷出,收粮时再由地方官府协助。

于清泉则提出另设机构,完全把地方官府撇开,断绝他们从中伸手的可能,确实更保险些。

后世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有极多的攻击言论,但许清一向认为,青苗法本身是一项良法,只是王安石实施时,忽略了地主官僚抵抗的强度。

青苗法本身就极大地损害地方官僚士绅的利益,还要他们去负责实施,想不失败都难。

王安石的青苗贷款利息为40%,这是最受人攻击的地方,认为这是朝廷在榨取老百姓钱财,但这和地方士绅百分之两三百的利息相比,已经是非常温和的了。

而且这40%只是本金的利息,并非总产出的40%;打个比方,一户老百姓种了十亩地,一亩地需要五斤种子,十亩就是五十斤,这样就需要农户向朝廷贷五十斤种子。

规定利息是40%,这样在粮食收成以后,农民就需向朝廷连本带利归还粮食七十斤。

倘若正常年景,一亩地收二百斤粮食,那么十亩地就收二千斤粮食,农民从这二千斤粮食中拿出七十斤归还朝廷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许清认为,后世拿高利息来攻击王安石的青苗法并不成立。而且许清此次打算发放青苗款时,利息至多10%。

因为他规定是用粮食来还贷,在粮食转卖这一块还可以有一些盈利,这就足够了,本身他这项青苗款的策略,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几人在船上把酒讨论半日,谈论的多是些时政策略见解,彼此之间相谈甚欢,不觉间都有些惺惺相惜。

于清泉与冯雨都那种非常务实之人,诗词才学虽都不错,但他们更侧重于经世之学,冯雨虽然还没通过科举出仕,但同样言必切中要害,让许清如遇知音。

最后许清试探着问道:“二位大才许清佩服不已,若将来青苗款实施,两位兄长可愿出来相助?”

于清泉爽朗地笑道:“子澄客气了,如此利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