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少年君与臣 第216章 帝后都看好的贼船(3 / 4)
锦衣卫世袭军官当中挑人补府军前卫。我这顽劣儿子之前才授了锦衣百户,合该在军中好好锻炼锻炼。贤侄治军有方,想来调教调教他这么个小子就更不消说了。”
谁都没想到张鹤龄竟是把自家世子也送了过来,一时间,哪怕之前在父亲面前不敢违拗,心里却仍在嘀咕的徐延彻都瞠目结舌,更不用说钱宁了。而王世坤面上正经,心里却差点没笑破了肚皮,陡然之间更是想起了从前徐勋三言两语拉自己上贼船的光景。
要说起来,那会儿他是被拉上贼船的,如今这些人……可都是自己主动要上去的!足可见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徐勋虽意外,但此刻身后还有他忽悠来的四个人在,于是他和张鹤龄谦逊了几句之后,不免就为难地表示这寿宁侯世子终究是张皇后的侄儿,自个军法严厉,到时候怕伤着两家的感情云云。而张鹤龄哪里相信这些,一想着张皇后一而再再而三嘱咐自己一定要把儿子送进府军前卫,如此才能和太子朱厚照多多亲近,他自然吃了秤砣铁了心,索性丢下了一句重话。
“贤侄无需有那许多顾虑!这儿子是我亲自送来的,在军中该打便打该罚就罚,我绝不皱一下眉头,而且他要是犯了军法,除了那边的责罚之外,回来我还另打他的板子!总而言之,人交给你,我放心!”
徐勋看了一眼后头一个比一个有来头的贵公子,再打量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张宗说,暗想横竖已经三个了,也不在乎再多一个——横竖这些纨绔的心性他能摸准不少,再说还有一个太子朱厚照镇压场面,不愁应付不下来——于是,他又为难了片刻,最后终于答应了下来。
只既是如此,接下来这一行策马而去锦衣卫的队伍不免更加庞大了。尽管徐勋明言不要随从,可这几家的跟班小厮哪敢真的不跟着,一个个全都不远不近吊在后头。只可怜除了王世坤和钱宁,其他三个虽勉勉强强骑马,可那小心翼翼的架势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场面,一行人还没到锦衣卫衙门,叶广和李逸风就得到了下头报信,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叶广竟是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个徐勋,我当初在南京就没看错过他,果然惯会拉拢人的!寿宁侯是外戚,人都视他是暴发户;定国公府是沉寂了几十年的;魏国公府远在南京,在京师早就没什么影响力了;而那齐济良……亏得他竟然能把这小家伙收服,而且仁和长公主也已经不那么得意了!等到其他那些勋贵琢磨透了这样阵容的玄虚,这两千人他们就已经想插手都插不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