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八年前的惨案(14 / 16)
飞暗暗一惊:这个小伙子看似没个正经,没想到却有着如此硬实的省厅背景。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已隐隐有藏龙卧虎之势。
而曾日华所说的事情正和网络有关:“大约一周前,也就是十月十四号,郑郝明警官找到了我,请我帮他进行一些网络监控。当时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奇怪的文章——大家请看投影——郑警官希望我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查出这篇文章的发布者。”
尹剑配合着操控投影,屏幕上出现一幅网络截图,上面显示的正是罗飞在网吧找到的那篇署名为“Eumenides”的文章:死刑征集。无论从文章的标题和署名都显而易见:这篇文章和十八年前凶案中出现的“死亡通知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其他人还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文章的内容,罗飞已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你查出什么线索了吗?”
“文章发布的时间是在十月五日下午两点十一分,发文者当时使用的是市区强辉网吧里的一台机器。文章发布于本市最大的公共论坛上,截止到郑警官找我的时候,这篇热门文章已经被点击了四千五百二十二次,并有一百三十三名网友跟了一百五十二篇回帖。”曾日华条条陈述着,逻辑清晰,数据精确。
尹剑则配合着拖动鼠标,投影屏上开始显示那些五花八门的回帖。有人在骂发贴者是“神经病”,有人在质疑这是一个恶作剧,但是也确实有人在回帖中写下了希望被“执刑”的人的名字,所列的罪状种种,各有不同。
“发贴者选择在网吧发文,显然是想隐藏住自己的身份。”在众人浏览回帖的时候,曾日华继续说道,“本市的网吧管理漏洞很多,要想查出近十天前某台机器的使用者是谁,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后来在郑警官的要求下,我开启了一套网络监控程序,只要有人浏览这篇文章最新的回帖,监控系统就会自动检测并记录下浏览者的网络地址。如果这个地址来自于市区的网吧,我就即时通知郑警官,而郑警官则会带着相机前往拍照取证。”
“嗯,这个思路很好。”罗飞略一沉吟,已想通了其中原委,“发贴者既然写了这篇文章,他就必然会时常关注跟贴者的最新回复。此人行事谨慎,一定还是找个网吧去看贴。郑警官这么做,很有可能把他从茫茫人海中捞出来。”
“确实就是这个思路——只是郑警官当时没有告诉我案件的详情,对于十八年前的那些事,我更是一无所知。”曾日华咧咧嘴,做出无奈的表情,“我也没有料到,这个行动最后竟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