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3 / 7)
,这‘先天下之又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不可多得的名句,朕还在……”杨改革回想起了当年读书之时,老师逼迫着硬背这首名篇的情况,那个时候,虽然觉得这篇文章很好,也觉得这两句话很好,可绝对不可能有今日这般感触,一时忘情,几乎把在学生时代的话也说出来。
“……”孙承宗看出来了,皇帝是心事重重,故此才有感而发,联想到如今天下人俱谈张显庸的事,孙承宗也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这样想了。在天下人还在高兴和快乐的时候,就得替天下人考虑以后的事;忧虑在前,享受在后,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办到?想到皇帝如今赢得缴税之争,朔造“神仙”等等的功绩,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何等的意气风发和潇洒;却又不得不提前考虑世人后来的命运,为世人的前途而操劳,这落差之大,根本是外人无法想象的,生出这些感慨,也就不难理解。
“……陛下是有心事了……”孙承宗问道,敢这么问皇帝的人,可不多,如今皇帝的权威那可是相当的高,几乎和“神”一般,几乎就是无所不能的,谁敢这么问皇帝?也就孙承宗能问一问,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甚至可能连徐光启也不敢如他这般问,徐光启虽然权重,名声大,可毕竟和皇帝隔得相当的远,不如他和皇帝亲近。
“唔,是有些心事啊!朕闷在心里,也着实烦恼,所以,倒是想和孙师傅谈一谈……”杨改革淡淡的说道,这些事,一个人搁在心里,实在是太重了,能找个人说出来,听一下别人的想法,无疑会舒服得多,可这些事,没有一件不是天大的事,件件都涉及到众生的命运,又岂是能和别人随便说的?谁知晓了这些,甚至可以左右很多人的命运。杨改革是不敢和别人说,也不能说,唯一能说的,也就是孙承宗了,即便是孙承宗,有些事,杨改革也不敢跟孙承宗明说,只能闷在心里,烂掉,这心事重重,真的当得起重重二字。
“臣在聆听……”孙承宗也没太多的矫情,直接就如此回答道。
“朕前些日子,召了两个人进京,一个叫洪承畴,一个叫卢象升,不知道孙师傅对此二人可有印象?”杨改革想了一会,决定还是从这两个人说起。
“洪承畴和卢象升?陛下,如果臣没记错的话,当是先前种番薯极为出色之人。”孙承宗说道。
“不错,一个是陕西的参政,一个是大名府的知府,孙师傅可知道,朕为何召他们进京?又为何看重他们二人?”杨改革说道。
“回陛下,如果臣没说错,一来是此二人做事用心,有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