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长明灯(2 / 10)
种钟楼,朕一直很希望朕的京城里也有一座。”杨改革笑着说道。
“噢,我的陛下,这不是什么难事,交给我们吧,我们保证能完成您的任务,不过,您的仆人希望能使用哪种新的粘合剂,然后,还得有钟场的协助。”汤若望马上兴高采烈的说道,如果说以前要在一个月之内建这么一座高大的钟楼,他可能觉得为难,但他知道,皇帝发明了一种可以很快建造房屋的粘合剂,所以,一个月修钟楼,真的不是什么问题,至于大钟的事,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也经常到皇帝的钟场里去帮皇帝的那些工匠解决问题,算是半个师傅,对于建造大钟的事,他也觉得不难,更何况,皇帝是希望建造的是他们西方的钟楼,这对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名声,无疑是一件好事。
“这个不难,当然准许你们动用钟场的场地和工人,包括设备,水泥的事,自然也是可以的。”杨改革笑道,这件事,也算是杨改革打算正式的把水泥作为一项基本建材推出来契机,水泥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似乎已经基本具备了粘合剂的要求,杨改革准备把水泥这个东东推出来了,作为一个改进生产力的大杀器。水泥出来之后,建筑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附带的,军事上的建筑,也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又比如航海上,可以用水泥修筑高大的灯塔,可以为远航提供更多的安全;又比如河堤,海堤,水渠,水池等等,水泥也算是革命性的建筑材料,这个东西一旦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对他的需求,将会是巨大的,一个新兴的工业,立刻就会形成,除了大批的劳动力可以就业,就是有了一个更加庞大的吸收投资的渠道,如今天下世家,无数的大商人,大财主都集聚北京,胃口大到惊人!投资的渠道过窄,对于拉拢这些世家并不是很有利,杨改革准备推出新的,更多的吸纳投资的渠道。至于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明朝不是没钱,而是钱太多,钱多到杨改革看到了都要发懵的地步,两百年集聚下来的财富,一旦需要释放的渠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显然,杨改革如今的渠道,过窄,一些渠道的风险较高,比如海外贸易,比如辽东的地,有些人也并不是很喜欢,特别是内地的很多世家和商人,他们对这个不熟,觉得把银子投到他们不熟的海外不放心,所以,还得推出一些更加稳妥和优秀的投资渠道。
杨改革相信,这座钟楼建立起来之后,必定会成为北京城的一个新地标,会给北京城甚至整个大明朝带来一股清新的风,而他的建筑材料,水泥,必定会得到世人的认识,对于急速的扩张水泥工业,将会有巨大的帮助,这叫现场演示会,当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