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定了个规矩(4 / 7)
要挑,人无完人,都把毛病摆出来说,比藏着,掖着好,也好有个比较。”杨改革见众人都不说话,催促道。
“怎么?都不说,那就从袁崇焕开始挑起吧。”杨改革见众人依旧不说话,又催促道。
众人又看了看,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故意给大家难堪呢,被皇帝逼得没办法了,也只能开始说了。
“施凤来,你先说。”杨改革抓壮丁了。
施凤来直呼那个倒霉,官场上,都只说别人好话的,像这般当着众人的面说别人坏话的……,以后见着那还不尴尬死啊?不过,被皇帝点名了先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了。
“……启禀陛下,臣觉得,杨鹤,杨修龄虽然人比较耿直,可兵部尚书,还是最好以知兵比较好,相比较之下,袁自如和毕范九则都有知兵的经历……”施凤来尽力说道。
“嗯,不错,其他人接着说。”杨改革肯定了一句,让其他人接着说。
“……启禀陛下,臣以为,毕自肃虽然也有些知兵的经历,不过却任陕西巡抚时间较短,不宜过猛拔擢。”韩爌也出来说道。
众人又各自给这些人挑了些毛病,虽然是挑毛病,也没细说,这般说别人的不是,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谁说得出口?都是找客观原因。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时最要紧的,莫过于先应付献俘大典,袁自如虽然比较适合,可臣却觉得,这也不可能立刻就把他找回来啊!等袁自如回来上任兵部尚书,这献俘大典还要不要进行啊?”毕自严听了半响,直叹气,说出了个重磅炸弹。
众人一听,才想起来,兵部尚书最好今日就上任呢,没兵部尚书,明日的大典咋办?
这一说,不仅是把袁崇焕给否决了,也把毕自肃给否决了,毕自肃还在陕西呢,不必辽东近。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就只有一个杨鹤了。难道选他?又都把目光看向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也只能缩缩脖子,心想,关我什么事,我只负责推荐,赶不上趟子,能怪我吗?谁叫你们几天都等不了了的?又暗道,还好,从先前流传下来的规矩总还是不错的,起码不是三个人都在外地,起码还有一个在京城,可以立刻当兵部尚书。
“启禀陛下,臣推举工部右侍郎王洽,王何仲出任兵部尚书。”曹于汴倒是毫不含糊的就推举了另外一个人,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
“启禀陛下,臣也推荐公布右侍郎王何仲……”也立刻有人跟进。
说道王洽这个人,杨改革的印象那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