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5 / 6)
,所以,东虏是一定会来的……”
“……这几个月正是三岔河涨水的时节,如果可能,还会有战船逆流而上的,如果能控制三岔河东岸,东虏想过河,也是个问题,如果东虏大队不来,则我朝可放心的清剿东虏老家了,放心,即便黄台吉不去三岔河,东虏老家的人也一定回去三岔河的,只要有第一批鞑子去了三岔河,那黄台吉就不得不去三岔河了……”
“……三岔河,有海船,有战舰,即便是陆上打不过,官军仍可依靠战舰火炮之威,抵挡东虏,受伤的官军,可通过战舰撤回,增援,也可以随时通过海上到达,故此,三岔河,极为有利于我朝,而不利于东虏,而我朝一旦在三岔河大规模登陆,东虏是必来的……”
杨改革说了一大堆的解释,三岔河这个地方,确实是一把顶在东虏咽喉上的利刃,这里到东虏老巢不过三百里,离东虏的粮道不过百余里,一旦在这个地方登陆,可攻东虏粮道,可打东虏老巢,可请教东虏外围的围子,骚扰东虏生产,还可以和毛文龙那里连成一片,算是个战略要地,一旦大规模在这里登陆,那黄台吉是不来都不行了,黄台吉即便能忍住不来,也必定有其他人忍不住要来,后金可从来没被明朝欺负到这个地步,一旦有第一批鞑子忍不住道三岔河了,黄台吉在松山堡也就打不下去了,是必定要去三岔河的。
“臣明白了,陛下圣明!”那个大臣想了想,也就没问了。
众臣听了皇帝的布置和解说,也都明白了,这个三岔河的位置,确实蛮不错,如果在这里上岸,算是彻底的把东虏封死了,彻底的锁死了东虏腾挪的地方。东面可以和毛文龙的东江镇连成一片,西边可以和袁崇焕的锦宁连成一期,也把刀剑,顶在了离东虏三百里的地方,东虏不管是东进也好,西进也罢,一有所动作,三岔河就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三岔河离东虏老家,实在太近了,大明朝可以随时用海船大规模增兵,随时可以派大兵进逼,东虏不得不回防,想东进或者西进,那几乎就是妄想,而东虏没有海船,要想彻底打败明朝在三岔河的力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群臣听了皇帝的分析,个个点头。
“陛下,不知派何人为主帅?”有人问道。
“朕打算以秦老夫人的白杆兵对敌,故此,当是秦老夫人为主帅。”杨改革道。
“陛下,这似乎……”有人见怎么救说完了,开始讨论起谁去救的问题。
“无妨,先前白杆兵的战绩,诸位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一切当以打赢东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