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开口子(1 / 6)
杨改革将自己的打算抛了出来,那就是用纸币支付工资,介于纸币不良的记录,倒是可以变相的给那些领纸币的官吏加薪,这算是较为隐蔽,又有额外好处的事,杨改革琢磨了一夜,也就琢磨出了这个办法,至于这个办法行不行,杨改革也不知道,今天一听毕自严说的明朝工资政策,整个人更加稀里糊涂了,只能让自己的这几个心腹去判断。
纸钞支付薪俸?
几个心腹都瞪着眼睛看皇帝,这个主意到底是说好呢,还是说不好呢?
孙承宗急速在自己心里盘算了一下皇帝的主意,这涨薪俸绝对是件坏事,而且影响和后果极其严重,是件坏的不能再坏的事,可给官员们发纸钞,这也不是件好事,也是被广大官员甚至老百姓深恶痛决的坏事,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这效果,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即给大明二百年的根子问题开了口子,又变相涨了官吏们的薪俸,解决了涨薪难的问题,这样看起来,可绝对是件“好事”,莫非,这“坏坏得好”?
毕自严也回过味来了,这主意,猛地一看,是个不着调的主意,可仔细一想,却又深含道理,要说涨薪俸了,可这又是发的纸钞,如今朝廷俸禄里的折色,那可是好二十贯钞折一两银子,你要跟官员们说改用纸钞发薪俸,估计大家都要破口大骂,那个会觉得这是在涨薪俸?可按照皇帝那军票的坚挺程度,和真金白银可没两样,领军票的多拿一二成俸禄,这可是实打实的涨了俸禄的,想明白过来,毕自严的眼神,变得“暧昧”起来,看看孙承宗,又看看皇帝,这主意,只能说是“妙”。
施凤来眼见其他两个人都是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看样子是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可他还朦朦胧胧的,具体里面有什么奥妙,他还没完全悟透,不过,看其他两位都是醒悟的模样,他也变得“明白”了,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
“启禀陛下,臣以为,陛下这个办法,倒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办法,陛下所谋,果然非同凡响,如此一来,可将军票变相的变成了新的能流通的钞票了,这京师乃是首善之地,一旦京师的官吏和百姓们接受了军票,其他地方相仿,也就不是难事,他日大规模发行军票也就水到渠成,此当真乃是好主意……”孙承宗已经琢磨透了这里面的关键,立刻支持皇帝,皇帝弄军票的缘由和打算,他是知道的,说白了,就是一个银子当成两个,甚至三个来花,对于发行军票,发行纸钞,他是支持的,如今借着纸钞给大明二百年的根子问题开个口子,无疑是件很划算的事,即将军票的使用范围大大的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