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办学(4 / 6)
卿家,可有不同意见?”杨改革没有轻易下结论,这还远没到自己上场的地步呢。
帝党的人都没出声,皇帝对这件事的态度很暧昧,没说行,也没说不行,那就不说话呗,看情况。
于是,在稍稍的等待之后,有人接话茬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话不妥,国子监祭酒也是小九卿,为何就议论不得此事?何况,国子监乃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圣地,为何就议论不得教育上的事?此事,臣以为,林大人做得对,议论得妥当,林大人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为圣学谋发展,正是百官的楷模,我等该当竞相效仿林大人……”一个人立刻出来为林钎打抱不平。
“启禀陛下,臣以为林大人做得对,做得有道理……”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林大人此举,无疑是开创了百年,不,千年以来圣学的巅峰,如果真的能做到林丹人所言的那般,则圣人所言的天下大同,就会出现在我大明,此乃天下之大幸,我大明之大幸……”
杨改革笑而不语,看来,林钎那个计划果然是吸引了一批人,不然,这朝上,这样多给他说话的,这可就有意思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林大人的心是好的,为天下百姓计,为圣学计,这些都应该,可臣以为,此事过于重大,仅凭林大人来组织商议此事,已经不妥,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交由阁臣或是朝臣合意为好,以示对此事的重视……”另外一个大臣也不含糊,这种天大的功劳,就这样白白的送给一个四品的国子监祭酒,显然是不甘心的,于是,提议将商议这件事的权利交由内阁或者整个朝廷来讨论,这功劳,自然得抢过来。这可是堪比千万两赈灾之后的又一大肥差,而且比赈灾更加的“肥”,这差事,收获的可是名,巨大的名,名声传千年的“肥差”。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话有理,此事非同小可,仍由林大人一人领头起草此事,已经不适宜……”另外也有人帮腔。
杨改革仍是笑而不语,这可就怪了,事都还没眉目呢,八字还没一撇,就急着抢功劳?没自己点头,没自己支银子,这事他就不可能启动,谁要抢林钎的功劳,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可能么?看朝臣们争得如此激烈,看来,这块肥肉,这个钓饵,相当的成功。
杨改革听了一会大臣们的意见,见该说的也都说了,于是,扬扬手。太和门里立刻安静下来。
“……圣人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传播文化,朕是相当佩服的,于圣人的事业,朕也是支持的,朕以为,林钎发起议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