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兵,财,嘴(3 / 6)
通东虏还能搞什么破坏,害怕起来,要是关外战事出现反复,或者是不利的局面,他这个兵部尚书可干到头了。
“有多少手段,朕不是虏酋,也不知道,但是,有一些是可以猜出来的,比如,上表求和,示弱内附这些把戏,也不难猜出……”杨改革笑着道。
“臣明白了,这东虏以前确实有过数次这般的举动,如今臣听陛下一说,才明白,这不过是东虏拖延时日的把戏罢了,是来骗我大明的,其实,东虏根本就没有求和的意思……”刘延元得皇帝一翻解释,立刻恍然大悟。
“不错,我朝内,有些大臣看不明白这其中的问题,以为东虏求和了,示弱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就可以兵入库,马放南山,结果中了东虏的诡计……,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多少手段,还得东虏使出来了才知道,所以说,如何防范东虏的诡计,刘兵部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任何和东虏牵扯上关系的事,刘兵部,都得时刻提高警惕啊!”杨改革说道。
“臣遵旨,臣明白,一定提高警惕,不让东虏的奸计得逞,不灭东虏誓不罢休。”刘延元立刻道。
……
给这个不懂兵的兵部尚书谈过了。接下来,又到户部尚书了。
毕自严站在这东暖阁里,很不自在。
“坐吧!”杨改革正在处理奏疏,见是毕自严在行礼,又让毕自严坐下。
“谢陛下隆恩!”毕自严这才在圆凳上坐下来。
“今年户部可还开支得下?”杨改革首先就问到。
“回禀陛下,多亏陛下开源有方,开支得下,还略有盈余!”毕自严说道这里,不是自豪,而是脸红,如果是面对以前任何一个皇帝,能摆平旧年的账目,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自己的能力绝对值得夸赞,可如今他摊上了这样一个会弄钱的皇帝,自己那点功劳在皇帝面前就不够看了,相比之下,实在是太逊色,每每毕自严面对皇帝,都很不自在,皇帝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却没法替皇帝分忧。
“盈余多少?”杨改革边处理奏疏,边说道。
“回陛下,大约能盈余五六万两银子。”毕自严说完,就把脑袋埋下去了。
“五六万?嗯,太少了点啊!景曾就没觉得,我大明如此之大的一个大帝国,每年国库仅能盈余几万两银子,这很不正常么?一旦有事,这几万两银子能干什么?”杨改革问到核心问题了,明朝可是大一统的帝国,可税收却低得吓人,国库的盈余,也吓人。
“这……,臣有愧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