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路宽了许多(5 / 6)
计划。
“可,这,陛下……奴婢遵命!”郭桓本想争一争,做一个声势浩大的破阵乐,做一个完美的明朝版的破阵乐,不过,皇帝明显的很急,郭桓开口了两个字,就没接下去了,凡事以皇帝的意志为准,他们这些做太监的,视为第一要务。
“好了,快去办吧,表演的形式和方式就以那个《秦王破阵乐》为蓝本,但是不求过于精致,以能尽快的表演为佳,时日不要超过一个月。东江镇的那些小将们,待兵部,都察院检验过那船东虏的脑袋之后,他们就会押着那船脑袋去传首九边,这是朕给他们的任务,让他们借着脑袋现身说法,以提振我大明将士的信心和士气,所以,你要尽快,要在他们走之前,尽快的把镇江堡大捷的过程搞清楚……”杨改革吩咐道。
“奴婢遵旨。”郭桓再没多说什么,说了声遵旨,就退了出去。
郭桓走了。
杨改革又思索了下这事,这事还得尽快,等那些边军看过脑袋之后,再给他们看看文艺演出,安慰一下,这样搓圆捏扁的来几下,这边军才能安生得下来,稳住了边军、京营,自己手中又有新军,基本上就不怕别人在军事上的威胁了,有了底气,自己要砍人,自然没什么顾忌。
“大伴!”杨改革道。
“奴婢在。”王承恩还在为皇帝要比肩唐太宗而担心,听见皇帝叫自己,立刻答应。
“……这样,徐师傅那里的番薯快丰收了,你在内书堂里选一些成绩优秀,机灵,诚实可靠的,选派到陕西去,数人一组,每组一府,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在每府都建立一个番薯场,专门收购番薯,将番薯做成各种东西,比如粉丝、糖等等,一来便于存放,二来,朕先前承诺过,番薯朕会回收的,以保证百姓种番薯的积极性,不至于让‘谷贱伤农’,朕既然立下承诺,自然会遵守,可明白朕的意思吗?”忙完了这事,杨改革又操心其番薯的事来,番薯的事,看着不起眼,看着不算什么,其实,关系相当的大,这件事的紧急程度,重要程度,理解的人不多,杨改革这个穿越者明白,此外,在明朝,也就徐光启等一些人明白,更多的人则是不理解,看不起,或者是不愿意明白,不愿意理解,这个东西产量虽然高,但是却不值钱,要占有明朝大部分土地的地主们放弃一部分利润改种番薯,不想点手段是不行的。
因势利导,其实,远比强制要好得多,如果种番薯能提高收入,有“钱”途,根本不用自己下死命令去强制执行,大家都会屁颠颠的喊着,求着去种,无疑,番薯的多功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