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拐点,接踵而来的好消息(3 / 6)
既然这个酷似李自成的人往自己怀里撞,那自己接下就是,杨改革敢肯定,这个李鸿基,八成就是历史上那个李自成了,李自成放牛娃的身份,米脂县人,做过驿卒,又丢公文被辞退,孔武有力,这些东西,都是历史上记载得很明白的,多少有点印象。
“方弘瓒,查一查这个叫做李鸿基的人,这个人,有点意思,如今,正是移民的关键,正是树立典型的时候,这个李鸿基,可以作为一个典型……对了,大伴,他不是跟着史可法办差吗?这样,让内阁以嘉奖的名义,提升史可法的官品一级,以正六品的官衔出任移民官,呵呵,这算是对史可法找到移民的好办法的嘉奖,呵呵,对了,跟着他办差的有官品的都提一阶,呵呵,跟着史可法办事的历事生,则都从流外转入流内,嗯,历事生,都给正九品的官衔吧,那个办差的李自成,虽然没有功名,但是,特殊时期特殊办理,也给一个从九品的散官官衔,作为移民先进的典型好好照顾一下,不要冷了这些人的心,呵呵,朕要鼓励移民官队伍积极的移民,也鼓励一些没有功名的人,只要办事得力,朕也可以开个方便之门……”杨改革从李鸿基的基本资料上,猜这个李鸿基八成就是李自成了,于是,毫不客气的把李鸿基收入自己的队伍。
“臣遵命。”方弘瓒答应道。
方弘瓒最近,也经常跟在皇帝身边。杨改革也看出来了,新军很重要不假,不过,锦衣卫一直就是明朝皇帝手里的一把刀,自己重视新军,更不能忘记锦衣卫,特别是这些个头头脑脑,所以,方弘瓒如今也经常可以在皇帝这里看到他。
王承恩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嘉奖史可法的事,大臣们都提了很多次了,也有不少人上奏疏,说该嘉奖了,不过皇帝一直拖着没办,今天,终于算是把嘉奖定下来了,于是,立刻答应道:“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传旨……”这件事,皇帝开口了,大臣们立刻就会同意,不要几天,嘉奖就会到史可法的手上,要不了多久,移民得力,升官嘉奖的事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八月以来,杨改革的心情就一直不错,陕西传来的消息,各地有零星的叛乱,不过都是小股,少的只有几百人,占个山头,抢抢商旅,都是这些事,要说聚集了几万人攻打县城,则还没有一起,也就是说,自己大规模的移民,起了作用了;提前预警,也起了作用了,今天遇到这事,更是高兴。
“方弘瓒啊!这个陕西的情报,你得多用点心啊!你可是朕的眼睛,也是新军的眼睛,呵呵,瞎子可是难以行走的,懂吗?”杨改革舒坦的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