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怄到不行(3 / 7)
融……,移民最难的是转运粮食,粮食的转运,又难在逆流而上过潼关,只要灾民出了潼关,到了黄河下游,则转运粮食,转运人口就相当的便利了,可消耗极少,大批的转运灾民,陛下,小小的羊皮筏子,如今,是为我大明朝立下大功了……臣提议,该当嘉奖……”一个大臣摇头晃脑的说到。
“……正是,陛下,移民赈灾难就难在粮食运不进陕西,灾民出不来,强行运粮食进陕,消耗实在是太庞大了,如果能有一个办法轻松快速的把人运出来,那么,移民赈灾这件事,则简单易行了许多,陛下……移民有望,转移安置百万灾民,不是一句空话矣……”一个大臣感慨到,这封信当中说到,羊皮筏子顺河而下,可以日行四百里,也就是说,即便是从府谷县这种地方往下漂,三四天时间,也完全可以出陕了,出了陕西,到了河南境内,那就不用怕了,潼关以下,是可以行大船的,粮食的消耗也很少,从江南调粮,十成粮食,不过消耗掉一二成左右,要养活百万灾民,也养得起。这个大臣从最开始,是对皇帝的百万移民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还从来没有那个朝代能够做到一年之内移民百万的,虽然皇帝舍得花钱,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对皇帝的计划持怀疑态度,如今,看到了这个简便的方法,是彻底的相信皇帝不是说假话,说空话了,开天辟地以来,有组织的百万移民,就要在此时成为现实,故此,也是感慨万千。
“……陛下,此乃我朝之幸也,想从江南调粮食上去,到河南开封,不过消耗掉一二成,要过潼关到西安府,则至少要消耗掉二三成,如果要逆黄河而上,把粮食送到府谷这种地方,得消耗掉六七成粮食,甚至七八成,如果还走陆路把粮食运到一些州县,则要消耗掉八九成的粮食,甚至有消耗掉九成多的也不少,灾民在陕西坐等朝廷的救济,难……难上加难!不是朝廷不救济,实在是有力未逮,转运困难啊……如今如果能有几天就可以把灾民运出陕西的办法,则粮食的消耗大减,陛下,百万移民不是空话,更不是假话,陛下,奇迹,奇迹啊!如此短的时日,大规模的移民,前所未有,可谓千古以来的奇迹……,此足以流传千古……”一个大臣老泪纵横,动情的说到。
杨改革的眼睛,也有点湿润了,在这几百年前的明末,要组织百万人口的转移,其工程的艰巨,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好,朕决定,全力支持这件事,徐师傅在信中所言,已经在着手进行此事了,动员各州县的移民官宰杀牲口,制作皮筏子了,还派了副钦差周延儒到宁夏镇,甘肃镇去收购羊皮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