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给明朝人心理干预(2 / 6)
在收拾呢,因为还是头一次有这样的场所,所以,还不是很习惯,怕得些时日才能习惯……”郭桓接手的是大剧院,到了大剧院里面一看,一座三层高的圆形“土楼”,上面盖着瓦,里面,三面是观众席,一面是“舞台”,里面十分适合于唱歌,特别是他的合唱,众人一起高歌,那声音经过回荡,确实比在外面或者小房子里唱有很大的不同,很有气势,歌声相当的浑厚。
“嗯,好,大剧院的事,你加紧弄,不过,今日找你来,是有件事想让你去办。”杨改革说到,这个文艺战线上的事,杨改革还是相当重视的,操作的好,可以抵好几万军队。
“启禀陛下,陛下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奴婢,奴婢就是千难万险,也给陛下办妥了,绝不让陛下为难……”郭桓倒是敢说这句大话,自从到东江镇走了一遭,也算是经历了些事,人生的经历大涨,说起话来,一副看透了的模样。
“好,小郭子啊!如今陕西的事,你大概也听说过吧……”杨改革开口问到。
陕西的事,是个公开的秘密,京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郭桓没怎么想就答应道:“回陛下的话,陕西的事,奴婢也略听别人谈起过,可是……民变的事?”郭桓小声的问到。
“不错,这件事和民变有关,具体说起来,其实,应该说和移民有关,不,应该说这些事都和灾民有关……,朕这里有一首新写的歌词,你先拿去看看……”杨改革把自己绝密的档案袋里的纸递给了郭桓。
新歌词?郭桓从王承恩手里接过皇帝的新歌词,期望,欣喜,疑惑的看了起来,看了半天,郭桓也疑惑了半天。逐渐的,心中有了点眉目了,他郭桓之所以如今当上了掌印太监,说起来,还是得益于替皇帝到东江镇唱了几首歌,把东江镇的军民唱的哭天喊地,从此一条心跟着皇帝去打东虏,所以,他郭桓才可能从一个小小的领唱太监一下子做到掌印太监去,否则,这紫禁城里十万太监,那里轮得到他做掌印太监?
郭桓看了歌词,也大概明白自己可能是要干什么了,大概又是和上次一样,去“唱得民心”。
“……敢问陛下,此歌词,难道是给陕西的灾民写的?奴婢看这个词,字字都是鼓励信心,激烈斗志的……”郭桓小心的问到。
杨改革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用歌来安定民心,东江镇那边,自己一首《我的家乡》,唱回来了毛文龙和东江镇的军心、民心。这次,杨改革也打算用首歌,去抢陕西的民心,起码,要安定陕西灾民的民心。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