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各人的选择(4 / 6)
啊!
“启禀陛下,臣在这封信里,通过王二的事,看到的是,或许,这件事,会成为一个标杆,如何处理王二,将成为陕西移民一个重要的选择……”户部尚书毕自严在众人说过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毕爱卿,这是为何,说说理由。”杨改革现在也不在为陕西的事烦忧了,收集他人的智慧比自己开动脑经死想可轻松得多。
“回陛下,臣以为,王二之事,会是一个标志,一个处理类似王二之人的一个标志,据说,陕西各地都是山贼,叛匪,很多虽然没有杀官造反,怕也是有不臣之举,所以,怎么处理王二,就会成为一个陕西各个山头、叛匪衡量的砝码,陛下要平定陕西遍地的烽火,怕王二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处理好了,平定陕西的民变叛乱,可谓轻而易举,如果没处理好,那些人怕是会走而挺险,加剧陕西糜烂,所以,臣谏议,应该对王二谨慎处理……”毕自严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杨改革点点头,觉得不错,陕西这地方,如今,确实是遍地的土匪,山贼等等,怎么处理王二,怕会有一个榜样的作用,如果王二能成为一个“皈依”皇帝的移民的典型,那么,那些自立山头,身后有一群活不下去的人,怕会选择和王二一样的道路,这确实值得考虑,如此一来,镇压陕西叛乱的压力,倒是小了许多。
“爱卿言之有理。”杨改革点头说了句。
“陛下,臣不赞成,王二杀官造反,罪在不赦,如果放过了王二,那以后当官的岂不是谁都可以想杀就杀?官员们没有丝毫的保障?陛下,这件事,必须严惩,以效敬尤。”张瑞图立刻反驳,这件事,他是坚决反对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件事,毕大人说得有理,如今最重要的是防御陕西民变,是如何处置陕西民变,如果放过王二可以减轻民变的压力,可以让更多的类似王二的这类人走移民这条路,陛下,这倒是值得一试,以和为贵,能不动兵刀,还是不要动兵刀的好,一味的强压,只会让遍地的烽火燃得更旺,如今,是撤柴的时候,而不是火上浇油的时候……,何况,王二还有如此之大的功劳……”刘延元当然是力挺自己帝党的人,开始帮腔说话。
“陛下,这绝不可以……”另外一个大臣又据理力争。
平台里,关于陕西的事,讨论得越来越深入。
……
陕西府谷,黄河边上。
太阳已经下山了,只有一些余辉,依旧使得天空有些明亮,一群衣衫褴褛的灾民,拉着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