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种番薯,定升迁(2 / 6)
收陕西当地驿卒数量,用来传递越来越多的移民公文,诸位看这件事如何办?”
杨改革还是念念不忘陕西李自成那个邮递员,在和徐光启的信里,几次问到徐光启信件传递的速度怎么样,会不会影响移民的效率,是不是需要多加一些负责传递信件消息的驿卒?徐光启也没多想,觉得这确实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递消息,因为移民实在是太多了,往来的公文,信息的传递量相当的大,确实需要多加人手,本来这件事,在司农司内部招人手就是,没必要加驿卒,但是皇帝既然这样说,徐光启也就顺了皇帝的意思,上了这样一个奏疏。
“回禀陛下,臣以为,百万移民,确实工程繁浩,公文往来确实相当的重,多加几个驿卒,这是完全必要的,如今,一切还是以救助灾民为重,当招募些驿卒,臣完全赞同这件事。”施凤来依旧是个皇帝的扩声器,皇帝说什么,他立刻跟进,跟着皇帝说什么,还要把皇帝的话演绎一番,显得合情合理。
其他几个内阁和尚书们,虽然鄙夷施凤来,但是也没作声,这件事,合情合理,而且银子还是皇帝出,根本没必要说。
这件事,很容易就定了下来,大臣上奏疏,内阁同意,皇帝用印,这件事,就是合法的了,剩下的,就归刘懋负责了。
杨改革快速的给李自成的工作上了一道保险,让这个邮递员无法失业。又开始处理下一件事。
“徐师傅在奏疏种还说,虽然陕西的地很干旱,种不活粮食,但是,种番薯,却还是可以,徐师傅说,经过他的走访和观察,因为干旱而种不了粮食的地,其中,起码还有四五成是可以补种番薯的,番薯的高产,大家也知道,每亩能产几千斤,如今正是种植秋番薯的好时节,错过了这个时机,今年可就过去了,徐师傅在奏疏上说,希望能得朕和朝廷的大力支持,支持他全力推广番薯,……这番薯,大家也知道当初在赈灾的方略当中,就是其中的一条,但是,当时行事匆忙,也即没有详细的规划这番薯到底该如何的推广,如今,形式紧急,陕西以及周边受灾的程度,相信大家也知道,必须出奇招,下大力气把这番薯推广出去,这件事,必须当成和移民一样重要的事来办,诸位看看,都有什么奇招?”杨改革推广番薯不是没路数,路数都有的,但是,如今旱情,远超当初的预计,如今时间紧急,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进行了,必须在计划的同时,另外出奇招,出新招,让番薯能迅速的在陕西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缓解陕西的灾情。
说到正事了,这些大臣就说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