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战完毕,套子已套牢(4 / 6)
是痛苦的。高兴自然不用说,痛苦的则是,他也是东林党的一员,而且是抗靶子一类的人物,可是,如今皇帝的布局,明面上是针对山西晋商而去的,但是深层次的,就是对准了全国的大商人,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大商人而去,江浙一带的大商人才是反对收税的主力,当年神祖的时候,杀税监,抗税的最激烈的可就是他们了,不砍掉他们,皇帝永远收不上来税,而皇帝一旦获胜,不知道有多少同僚要牵扯其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从此朝廷不再缺钱矣……”孙承宗把烦恼抛却在一边,恭喜着皇帝。
“呵呵,是啊!我大明,什么都好,就是收不上来税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是我朝的致命弱点,呵呵,收得上税,管他灾害有多厉害,朕用海量的银子撒下去,就还不信灾害不能平息了,遇到有外族入侵,朕海一般的银子撒下去,就不信,不赢,谁敢对我大明说个不字?虽远在万里,必诛杀之。”杨改革高兴坏了,慷慨激昂的指点江山。
“是啊!陛下,我朝税收确实相当的少,和很多朝都不能比,即便宋只有半壁江山,也是我朝收入的好几倍,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朝廷因为没有足够的银子做依托,一旦出现大问题,就束手无策啊!这确实是我朝的症结所在,不过,当年太祖定下的藏富于民的国策,也还是有他的道理的……”孙承宗跟着皇帝接触多了,如今也是看开了,把个钱字,看得越来越重了。
“嘿嘿……,所以说,这次这件事一定要成功,要一举粉碎如今的规则,决不能失败,……我太祖定下的藏富于民的规矩,可没说富裕了就不用交税吧,交得越多,反而越说明我朝的政策越好,否则,他怎么可能富裕呢?孙师傅,您说是不是?”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这……陛下倒是也说得有几分道理,呵呵,臣说不过陛下……,臣倒是想问,琉璃斋一年真的能交二十万两的税?”孙承宗面对皇帝的种种“歪理”,那也是不想辩驳了,皇帝总是能找出种种新颖的理由说服自己。孙承宗也一直对朝议上一个商家就能缴纳二十万两的税这件事不能忘怀,二十万两,是两个中等府的收入。大明朝才两京十三省,总共才有一百四十个府,如果一个商家交的税就能抵上两个中等府,那么,也就是说,七十个这样的商家,就相当于让明朝的收入翻一番,这种不增加田税,而增长国力的办法,让孙承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所以,特意向皇帝求证这件事的真实程度。
“呵呵,这件事,是真的,琉璃斋估计今年给朕赚个百十万两还不是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