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开启扭转历史之门(4 / 6)
种事,实在是太费力了。
不过,也有的人觉得这更加要争一争,这移民百万,等于是活命无数的功德、政绩,必定是流芳百世的大好机会,更不会放过,更加准备好好的争一争。
有的人则只看到了无数的银子漫天的飞,上千万两的银子从手中过,这种诱惑,实在是相当的大,只可惜,皇帝把这件事,搞得太急了点,很多需要串联的人来不及串联起来,否则,必定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杨改革对这移民工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谱,今天又听徐光启系统的说了一遍,心中对这移民工作,更加了解,可以说,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自己也许会亲自去干这件事。
“好了,徐师傅的赈灾方略都念完了,大家有什么要问的,有什么要说的,一个一个的来问,一个个的来说,疑问都说清了,至于移民钦差的人选,最后再说。”杨改革今天没有像往常那样,允许大臣们私下议论,今天这件事,关系到自己日后的生命问题,关系到历史的走向问题,这个,自己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这会议的规矩和章程,得按照自己预定的来。
满殿的重臣,依旧半天无人问话,今天这事,关系重大,光是消化徐光启的话,就花去不少精力,这说什么,靠向那一边,怎么在这件事上面获取好处,都得考虑清楚了,否则,白白浪费了一个说话的机会。
施凤来是首辅,按道理,这个时候,归他先说话。
“启禀陛下,臣听完徐少保,徐大学士所言沿河赈济一事,觉得句句在理,所言之法,乃前所未有之开创,如此赈灾,实在乃事半功倍,节约钱粮无数啊!徐少保真乃国之擎天玉柱……”施凤来决心向皇帝靠拢,皇帝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一上来,就帮着徐光启说话,因为这明显的,徐光启就是皇帝真正的左膀右臂。
杨改革点点头,说这沿河赈灾,灾民沿河而下寻求救济,这个,确实是一大创举,这个确实值得说道说道,不过,今天,这不是重点。
“嗯,施爱卿说得在理,朕知道了,下一个。”杨改革虽然爱卿这种好话,可是,今天不是拍马屁的日子,再好的马屁,也不如自己的命重要。
施凤来见自己一记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也就不废话,退了回去。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挨着施凤来站的一个大臣,出来说话了。这明显的,现在的说话时间,还是在内阁,因为在后面就是徐光启。
杨改革认识这个人,和内阁们打了这样久的交道,对于内阁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