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崇祯朝第一肥缺(2 / 6)
光启所说的这些东西,确实是远超不少人的想象,在惊叹过后,又都开始纷纷讨论起这方案的得失起来。
首辅又是第一个出来挺徐光启的,这既然决定投靠皇帝了,那就干脆,彻底一点吧。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施凤来第一个出来了。
“有什么话只管说。”杨改革现在巴不得有人提出点什么建议什么的。
“回禀陛下,臣以为,徐少保的这些应对之法,确实是天马行空,给人与一种惊鸿一瞥的感觉,不过,这细细的品味一番,臣才觉得,这并不是徐少保独立特行,为了出风头,为了一鸣惊人而想出来的怪异法子,臣细细的思索了一番,发觉,这徐少保的应对之法,很多都是集前人的智慧为今用,比如这移民,我朝先前就有过移民的先例,这,猛然听到需要移民百万,费用千万,臣也觉得很唐突,不过细细一想,这确实是解决这陕西连绵天灾的不二之法,陛下,臣全力支持陛下行此法……”
施凤来一上来就全力给徐光启的计划说好话。
杨改革点点头,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移民,显然比任何赈灾办法都要直接和给力,只有把人都迁移出去,这农民造反的事,才有可能彻底的平息下来,否则,这任何赈灾的办法,都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施爱卿言之有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朕也赞同。”杨改革点头说了施凤来几句好话,同时心中也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移民计划执行下去,不行也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一位大臣站出来,持了不同的意见。
“启禀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臣虽然也觉得这移民确实是一件好事,能够彻底解决这天灾问题,可是,这耗费白银千万两,对于目前我朝来说,数额实在是太庞大了一些,想我朝远征朝鲜,动用十数万兵马在朝鲜作战,历事数年,耗费也没到千万,已经给朝廷造成了相当的压力了,如今这移民比援朝抗倭一事的费用,更加的庞大,臣怕这对朝政造成的影响,无法估量啊!陛下,此事,还请三思……”这位大臣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这千万两实在是太巨大了,比抗倭援朝这种军国大事还要巨大,花费的银子还要多,这已经不能用朝廷的负担来形容了。
“嗯,这位卿家所言有理,这移民必定会对我朝有深远的影响,耗费确实是很大,不过,朕不是凑了八百多万两银子了吗?这八百万两银子,都是额外的收入,和原来的收入并没有多大的瓜葛,虽然耗费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