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3 / 6)
么会放任太监比自己的声望高?放任太监坐在自己的头上?特别是文臣,自视甚高,更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说这下西洋是劳民伤财的“恶”事,绝对要禁止,文人不能做的事,也不能让太监做,否则,让一个太监骑在自己的头上,如何爽快?这也是文人千方百计的破坏下西洋的初衷。杨改革以前在论坛上,没少见这种说法,对这种说法很赞同,也明白大臣们是绝对不放轻易放过此事的,必定会做文章,拼命的反对,这些反对的奏疏,奏本,应该就是一个前奏。
杨改革沉默着思索,还好,自己多少有点准备,至少,这孙承宗会支持自己,明白自己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两手空空的和群臣去“战斗”,杨改革努力的思考着这前因后果,思索这自己的对策。
“大伴,以前朕准备做彩票,召见了不少工匠,这些工匠里面,有一个做印刷比较厉害的,好像是司礼监下面一个什么经厂的人,大伴可有印象?”杨改革决定把这大杀器,报纸给弄出来,作为转移大臣们视线的一个东西,为即将到来的,泼水一般的口水战,开辟第二战场。杨改革知道,如果不找一个可供大臣官僚们喷口水的地方,那些反对造舰,出洋的本子,该用箩筐挑了。
“回皇上,记得,皇上可是问那个叫做阿武的人?奴婢记得他是那个做印刷很厉害的人,确实,是司礼监下面经厂的工匠。”王承恩的记性很好,皇帝记不清的事,他都能替皇帝记着。也纳闷,皇帝找这个人干嘛?
“嗯,就是这个人,没错,朕记得他的印刷做得很厉害,朕还让他研究印刷来着,嗯,快去,把他召进宫来,朕有事让他办。”杨改革面对即将到来的口水战,有充分的准备,要让这口水战的战场,从骂皇帝的奏疏上转移到在报纸上面去开战,自己再雇一群“水军”,让这些明朝的士大夫们尝尝这二十一世纪网络水军的厉害,如此一来,自己的压力就轻多了,甚至水军们可能淹死群臣,官僚,杨改革很期待。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让人去找。不过,陛下,这……”王承恩欲言又止,这内阁们一大早就齐聚到一起,要求见皇帝,已经在文华殿等候多时。
杨改革知道王承恩想说的是什么,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跟阁臣们说,朕过一会就过去,另外,把人员扩大一下,除了内阁,还把参谋部的人都叫上。”杨改革还是决定见这些官僚的代表。
“遵命,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答应下来,转身就办事了。
杨改革则坐在椅子上发呆,为了这个事,杨改革倒是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