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课程(3 / 4)
极大的关联的。历代帝王都是相当的重视。
李祖白说修历法,就是想如果可能的话,皇帝下令修历法,自己在里面谋个小职位,也算是跳出钦天监这个铁衙门了。
李祖白的话,倒是让孙承宗小小的惊讶了一把,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等奇物,观看星空当中星星的物件。徐光启则显得比较自然,他自己就是入了教的,基督徒呢,对西洋的东西,更是门清,一点也不惊讶。
“嗯,很好,朕也打算,让朕的门生们,明白明白,这天外天的道理,开阔一下眼界,提高一下境界。对了,这望远镜,可以仿制否?”杨改革准备多造一些,给那些只知道读四书五经,写八股的进士们好好开开眼。让他们睁开眼睛看世界,也让明朝的人们,睁开眼睛开世界。修订历法?现在还没那个心思。
李祖白也很为难,要说造望远镜这事,也就听汤若望说说,实物,还没见过,就算见过,也不可能动手制造,带着一点遗憾的说道:“启禀陛下,臣不知道如何制造,……或许,有一个人可以。”
“谁?”
“汤若望,以前微臣曾提起过,陛下可还记得?”
汤若望?那厮,自己当然记得,自己已经快马招他进京了,估计都快到了呢。想想道:“朕当然记得,那就是说,要等汤若望来了才知道?”
“启禀陛下,是的。”李祖白答道。
唉……杨改革叹了一口气。这十七世纪,东方的科技,已经有被西方超越的地方了,西方连天文望远镜都弄出来了,开始观测天空了,观测天空的后果,就是带动对世界认知的大变化,从此,人类的视野一发不可收拾的扩展,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对待世界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开始否定上帝万能,相信人类自己。
世界从此改变了模样啊!这天文学,实在是人类进步史上的一个巨大的推动因素。
杨改革很想让自己的“内廷”仿制一些望远镜,想来以自己内廷的牛B程度,应该没问题,但是想到汤若望进京在即,也不急在这一时,还是等汤若望进京了再说。
……
“那陛下,这地理?所谓何物?讲解何物?”孙承宗较真的一项一项询问皇帝,这些科目的内容和功能。
“这地理,孙师傅可见过《坤舆万国全图》?”
“启禀陛下,臣见过,确实精妙,能将世界画在一张纸上,确实很厉害,叹为观止,陛下难道准备以此图为基准,讲解天下万国的方位?天下州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