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九章 八幡制铁所的大火(3 / 4)
掩护返回朱家庄子机场。
冯达飞明白刘一民的心思,那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下午飞往日本,可以将飞机拉高到5000米高空,不容易被日军巡逻飞机发现。轰炸完,趁夜色返航,日机不容易追击。
八路军航空队的拿手好戏就是偷袭作战。想想吧,当初戴维他们用在太原机场缴获的六架九三式重型轰炸机偷袭日军华北机场,引爆机场上堆放的汽油桶和航空炸弹,导致华北方面军临时航空集团司令剖腹谢罪。还有,冯达飞率领八路军航空一大队偷袭日军的龙骧号航母编队,都是非常经典的空袭战例。
冯达飞、常乾坤、戴维、薛俊敏都是我军的空战专家,又有多次战斗缴获的日军的飞行资料,作战计划很快就拿出来了。
按照冯达飞的计划,将现有的两个大队的重型轰炸机编成三个中队,分别由冯达飞、常乾坤、戴维率领,将飞机涂上日机标志,伪装日机,于7月29日下午5点从朱家庄子起飞,拉升至5500米高空,向东南方向水平飞行,直扑北九州。其中,冯达飞编队轰炸佐世保基地,戴维编队轰炸长崎港,常乾坤编队轰炸福冈县的八幡制铁所。每架飞机携带500攻击高爆炸弹、500攻击白磷燃烧弹,先用燃烧弹进行大面积攻击,再用高爆炸弹实施重点攻击。完成任务迅速拉升返航。
由于返回时是在夜间,不需要战斗机编队接应。但是,出发时需要战斗机编队进行护航,护送轰炸机编队安全抵达离开海岸线100公里上空即可。
作战计划拿出来后,朱家庄子机场热闹开了,机械师们忙着检修飞机,安装无线电定向仪,涂改飞机标志。
八幡原来只是福冈县的一个村,由于临近大海,便于从中国获得煤炭和铁矿石,甲午海战后的1897年,日本从德国引进全套的钢铁冶炼设备和技术,利用中国赔款1920万日元,在八幡村建立官营的海军炼钢厂,1901年开工生产,称八幡制铁所。但是,小鬼子的技术不过关,熔铁炉的炉门打不开,熔融的铁不能流出,导致试产失败。一直到了1904年7月,经过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野吕景义技术攻关,改造后的第一号高炉重新点火才获得成功。
煤炭是从中国运来的,铁砂是从中国湖北省的大冶铁矿运来的,建厂的钱是中国人赔偿的,小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想不兴旺发达都不行。这不,到1934年的时候,八幡制铁所年生产生铁高达40万吨,钢锭168万吨。
八幡制铁所不仅为日本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