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六章 天皇决断(3 / 4)
联人现在迫不及待地想抽兵西援,他们之所以没有马上抽兵,就是害怕关东军发动突然攻击。”
裕仁天皇打断了梅津美治郎滔滔不绝地话语,问道:“苏联远东部队兵力装备情况弄清楚没有?”
梅津美治郎报告说已经非常清楚,苏联在远东部署有30个师、1600架飞机,坦克总数2000多辆。
裕仁天皇眼睛里突然就变得有点迷茫了,喃喃自语:“1600架飞机啊,可以直接轰炸东京了。”
这个时候总参谋长杉杉元开口了:“陛下,我国的新锐战机投入战场后,首战就取得了27比0的璧山空战大捷。此役,我新锐战机就是与蒋介石中国空军装备的苏联飞机对阵。此战过后,皇军航空兵已经牢牢控制了中国战场制空权。从这一点可以推断,苏联远东部队的飞机不是我国新锐战机的对手。而且,从德军这几天的战果看,如果采用偷袭战法,苏联人的飞机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耐不住寂寞了,接着杉杉元的话奏到:“陛下,海军有能力一举歼灭苏联远东海军,配合陆军夺取海参威!”
海参威是苏联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基地,夺取海参威,等于抄了远东红军的后路,险恶之极!
总参谋长和海军大臣都摆出了赤膊上阵的架势!
梅津美治郎生怕天皇陛下看不到北进的好处,赶紧补充奏到:“陛下,关东军看到的不是远东苏军有多少飞机、坦克、军舰,而是苏联长期备战存放在远东的大量的汽油、柴油、钢材、武器弹药和粮食。”
这就是历史发生变化出现的恶果。
历史上日军之所以要计划北进,真实意图一是配合德国彻底消灭苏联,二是可以通过北进占领外蒙古,使外蒙古与日本扶持的满洲国连为一体,巩固对满蒙的占领,并进而向西伯利亚扩张。为了执行这个计划,日军实施了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动员,制定了关东计划,并确定了8月10日对苏开战。
之所以日军最后放弃北进计划,一是日本人从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遇阻一事中看出苏联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二是苏联远东红军并没有大举撤兵增援欧洲战场。三是南下攻占东南亚、澳大利亚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特别是可以得到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胶资源。四是美国掐死了日本的脖子,逼得小日本不得不为了影响国运的石油资源而与美国开战。
有些论者目光短浅,说什么日本之所以放弃北进攻击苏联,是因为日军在张鼓峰战斗、诺门罕会战中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