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二章 艰难时刻(续)(2 / 4)
的《中报》、《南京新报》等报纸和北平的《华北日报》、新北平报等报纸接二连三地刊登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梁鸿志、王克敏的文章,播发汉奸们的广播讲话,鼓吹和平救国,呼吁重庆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官员到南京去报到,督促国民党军队停止抵抗,接受南京汪伪政府的命令。
最典型的是北平的汉奸报纸,可能是觉得八路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再也不怕八路军要他们的命了,又开始耍疯了,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每日都刊登日伪军战报并配发图片和评论,鼓吹日军的神勇和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并且再次开始污蔑八路军在山东抢劫财产、裹挟民众反日。
还别说,在日军如此高压下,不坚定分子动摇了,一些在重庆坐冷板凳的不得意的国民党官员和一些坚持敌后游击的官员开始往南京跑了,期望着汪精卫能够给他们扔几根啃剩下的骨头。汪伪军事部门也开始大力扩军,诱降坚持敌后游击作战的国军杂牌武装。
山东的情况也复杂了,原来没有被八路军整编的一些地方武装如蔡晋康、王尚志都公开投敌了,包括历史上虽然和日军暗送秋波的张景月、张天佐都投敌了。只有刘景良在部队被打散后被日军抓住,逃出后再次被抓,英勇就义。至此,国民党在山东势力较大的地方武装基本上全部投敌。只有李先良领导的鲁东几支武装进了崂山,还在坚持战斗。
一豆灯光,把一个正伏案奋笔疾书的年轻英俊的军人头像映照在窗户纸上。
可能是时间长了,太累了,年轻军人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子,扭头喊道:“政委、老蔡,过来喝口茶!”
对面传来了罗荣桓敦厚的声音:“司令员,我还有两行字就写完!”
一会儿功夫,罗荣桓、蔡中就端着空茶缸走了过来。
这里是莱芜境内的垛庄,年轻英俊的军人急速中共山东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刘一民。此刻,他率领主力从日军大扫荡的缝隙中跳了出来,隐蔽在莱芜西北的垛庄一带,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济南城呢!
蔡中进门一看,桌子上刘一民的茶缸里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什么水么!
蔡中朝门口喊道:“李小帅,倒点水来!”
进来倒水的不是李小帅,而是唐星樱和赵小曼。两个女人各提了一把水壶,拿这两个茶缸,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向罗荣桓和蔡中敬礼后,倒上水,走了出去。
罗荣桓捧着个茶缸,边喝边说:“司令员啊,让电台开机和中央、总部联系一下吧,首长们没有我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