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二章 杏花雨(3 / 5)
平阴、东平、汶上、济宁的公路以及泰安到肥城、东平的公路、泰安到宁阳、汶上的公路,控制了运河东部地区的城镇和交通线。但是由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泰西警备旅在,重兵扫荡结束后的日伪军根本不敢肆意外出扫荡,甚至开始悄悄地收缩兵力,减少小型据点。日伪军知道,这些小据点都是给八路军的泰西警备旅和泰西地方武装送肉的,设多少被打掉多少。
泰西警备旅前脚进山,日伪军就开始四处扫荡了。
肥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于会川随县大队调到主力部队工作,新任县长李文甫原来就是泰西地区的老党员,是建立肥西抗日武装的老领导人之一。
李文甫到任后,立即抽调各区队、民兵队人员,组建新的县大队,原县大队长王正南任大队长,李文甫任政委。好在山区主力不缺武器弹药,县大队抽走时把武器弹药都留下了,李文甫组建县大队最大的问题武器弹药问题直接就解决了。
4月5日清明节这天,早上起来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
老百姓把这雨叫做杏花雨。
杏花春雨鲁南,本来是极富诗意的意境,可惜此时不是欣赏美景的时候。这不,肥城县三区女区长安小英就带着自己的区小队守在安临站镇南面的东界首庄的公路边,她已经侦查清楚了,今天上午安临站镇的日伪军要给安驾庄据点的日伪军送补给。安小英要在这里打一下,看能不能把日伪军的粮食弹药截下来。
这个时候的安小英最大的心思是让这毛毛细雨马上停止,再下的话,公路上跑不成大车,日伪军就不会出来了,影响她打伏击。
可能是老天爷感觉到了安小英的诚心,清明节早上的杏花雨仅仅下了一小会儿就停止了,连地皮都没有打湿,不影响公路上跑车。看来,日伪军必然会出动了。
安小英带的三区区小队,原来已经发展到130人了,可以叫区中队了。这次重新组建县大队,李县长硬是从三区队抽走了两个排,三区区队又变回了区小队。
就是这60人,安小英就有信心打伏击。因为泰西地区是八路军主力的老战场了,主力打胜仗,地方武装拣洋落,三区区小队没少沾主力的光,装备都是清一色的日式装备,除了没有重机枪和掷弹筒,战士们人手一支三八大盖,还有两挺歪把子,这装备比伪军的装备还好呢!
一个还没结婚的大姑娘,竟然提着手枪领着几十号战士打日伪军的伏击,这事儿听起来有点象说书人瞎编的。但是,从山西到山东到苏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