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四章 整编(续)(3 / 6)
原则问题,我们不能擅权。”
罗荣桓答应后走了出去。
刘一民刚要坐下来思考一下当前的局势,后勤司令部政委杨至诚和司令员吴征就在门外喊开了报告。
吴征和杨至诚两个一脸的郁闷,不用说,是来请示后勤支队调走后后勤基地的安全保卫问题的。
进屋坐下后,吴征先汇报了兵工生产最新进展,说是最近集中力量生产武器,已经生产了1000支半自动步枪和200支八一自动步枪,火箭炮组装生产也很顺利,三月底前,应该能够生产出一个营的火箭炮。但是,倪华从美国带回来的原材料数量有限,生产最多可以维持到上半年。接下来,就得靠我们自己找钢铁、铜、铅这些生产武器弹药的材料了。
刘一民想了想,说道:“1928年到1930年间,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每月就可生产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阎锡山当年能把晋绥军扩大到30万人,靠的就是太原兵工厂强大的生产能力。我们扩军后的部队规模要比阎锡山的晋绥军大的多,作战频率也要高的多。兵工厂现在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不行,必须大力开矿、炼钢铁,满足军工需要。”
杨至诚疑惑地问:“司令员,这沂蒙山里有没有铁矿、铜矿啊?”
刘一民马上就批评杨至诚工作不深入,没有细致研究沂蒙山的地质资料。沂蒙山就是一座宝山,啥没有?不要说铁矿、铜矿、铅矿了,还有金矿呢。而且,一般都是铁矿石半生铜、金、铅。我们军工生产需要的这里都有。
杨至诚嘟囔道:“也没见这里过去开过什么像样的矿么!”
刘一民打断了他,说是他抽时间去后勤司令部调研,领着同志们找矿,秘密开采冶炼,彻底解决军工生产需要的原料问题。
陕西的矿主要都是刘一民给找出来的,他说沂蒙山有矿,那就一定有金属矿。这一点,吴征和杨至诚深信不疑。
吴征马上就热切地询问司令员什么时候去?
刘一民想了一下,说是等扩军整编的事情告一段落,就去。
吴征这才报告说:“司令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后勤支队调走后,哪支部队负责保卫后勤基地安全?第二个问题是由谁率领后勤支队到济宁地区去?”
刘一民回答的很干脆,说是后勤基地有上万名工人,要把这些工人武装起来,边训练边工作。完成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