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三章 检阅(3 / 6)
这个老抠门,只给主力部队发军装,其它部队一律不给,我们现在还有部队穿单衣裳呢!”
刘一民百思不得其解,问道:“老总,陕西根据地难道保证不了前线部队的需要么?我们应该不缺钱、不缺粮食和棉花的。”
朱老总叹口气:“你可能不知道,川北、陇南已经是连续两年大旱了,颗粒未收,陕北今年也旱。由于陕西局势稳定,河南、山西、川北、陇南到陕西去的人多,吃饭的人也就多了。而且,为了支持国军和晋绥军抗战,还得允许卫立煌部、阎锡山部到陕西购粮。包括在安康的蒋鼎文部,也向陕西要粮食。这些都还非给不行,不给马上就是纷争、矛盾,就是不服从政令军令统一,就是破坏抗日团结统一战线。今年八百里秦川本来是个丰收年,但是小鬼子鬼的很,收麦时派飞机投燃烧弹,导致一部分麦田被烧毁。这样几下算下来,你就知道缺粮不缺了。”
刘一民这才想起来现在和历史上不一样,历史上我党只是陕甘宁边区,八百里秦川是国军的大后方,阎锡山顶不住了可以过黄河到陕西去。现在八百里秦川在我军手中,阎锡山等于是没有了退路,山西本来就不是产粮大省,粮食问题确实不好解决。
说完战利品分配问题,接着就是讨论刘、罗主力向何处转移问题。北平、天津是去不了了,西进太原会被娘子关日军阻挡,而且我军只能不断扩大根据地哪能后缩?刘、罗主力必须迅速返回山东,恢复根据地。但是如何返回山东也是个大问题。白天日军机群肆虐,部队不能大规模运动,而且现在已经收到了鲁西南方面情报,日军重兵集团昨天晚上就开始向冀南出动了,向鲁西、鲁西南运动会迎面撞上小鬼子的。这是大部队,不可能从日军密集的重兵集团队形中间穿过的。只能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沿德石路东进,到鲁西北隐蔽,抓住机会攻占泺口,从泺口大桥过河,返回山东;另一个是向冀中前进,抓住冀中日军退向保大路的良机,过铁路到冀鲁边去,从冀鲁边过河到清河。这样,路途远了一点。
权衡再三,刘一民选定走冀鲁边。理由很简单,我们能想到泺口大桥方便快捷,日军也能想到。经过泺口大桥返回山东,甩不掉屁股后面的追兵,我军行动在日军监视之中。
刘一民不知道,他这个决定让精心筹划谋算的多田骏事后伤心不已,因为多田骏精心部署的陷阱落空了。事实上,多田骏的陷阱本身就没什么用,等他的大军重占石门的时候,八路军就要在青岛开打了,他调往德县布置陷阱的第五师团、近卫第一师团、骑兵第四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