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四章 座谈(续)(4 / 5)
见摸的着的好政策,要是我们的政策不能给农民带来利益,他们不会拥护我们。可是抗日时期,国共合作,我军也得执行国民政府的法令,土地改革不能搞了,我们不得不搞减租减息。这个道理同志们要明白。将来,赶跑了日本鬼子,我们还是要搞土改,而且是彻彻底底的搞。当然,搞土改不能过左,要严格执行政策。”
谈话临近结束的时候,刘一民说等将来打跑了小鬼子,建立了新中国,我们要努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将农村劳力引向城市当工人,在农村推广农场化的集约经营,种地用机械化,从犁地到播种到收割全部机械化,麦子从收割机里出来都是干净的。到时候啊,象鲁西、鲁西南、鲁西北和冀中、冀南平原,一个农民种上一百多亩甚至更多面积的土地还游刃有余,不耽误看电视唱歌谈恋爱。去地的时候,都是开着农用车,不用走路,更不用肩挑背扛。再也不住茅草房,一家一户都住天津城里外国佬们那样的别墅。
刘一民描绘的蓝图太美好了,简直就象说梦话一样。但事情就这么怪,干部们就爱听刘一民说的这种梦话,那是他们流血牺牲奋斗的目标。
张湾座谈会开的很成功,干部们不但反映了许多根据地建设和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刘一民和罗荣桓的讲话澄清了干部们思想中的一些糊涂认识。
参加旁听的《大众日报》记者、《文汇报》驻八路军记者黄薇,听着刘一民的讲话,不停的记录。
黄薇自从晶晶为了保护她牺牲后,整个人都变了样,彻底把喜欢刘一民的心思收了起来,全身心的扑在了工作上。这丫头甚至嫌长发梳洗麻烦,一剪子下去,长发变成了短发,把自己弄成了一个漂亮精干的八路军新闻战士。
黄薇现在是著名记者,笔头功夫了得。刘、罗首长接见干部们结束后,黄薇整理了自己的笔记,经过深思,陆续撰写了三篇新闻稿。第一篇是根据张维翰讲的故事写的《八路军把鬼变成人——鲁西敌后根据地见闻之一》,第二篇是根据刘一民讲话精神写的《推行二五减租减息好——鲁西敌后根据地见闻之二》,第三篇是根据干部们反映的推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的《婚姻自主是妇女解放的前提——鲁西敌后根据地见闻之三》。
座谈会后,刘一民找来赵小曼,问她听了张维翰讲的故事有何感受。
赵小曼虽然是城市知识女性,但这个时代的城市,和鲁迅笔下描写的不差分毫,那也是到处都有当铺妓院,见天都有卖儿鬻女、逼良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