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八章 临沂事变纪略(2 / 6)
军违抗军令政令,二是委员长用人不当,根本就不应该派靠不住的于学忠部来山东。要是让陈长官或者汤军团长率部来山东,八路军就不可能这样嚣张。
周复把三人商量的结果和于学忠部与八路军关系密切的情况用密电报告军委会。
张里元鼓动吴化文不停地给远在重庆的沈鸿烈发报,告于学忠私通共产党,坐视八路军消灭保安第一师、游击第一纵队主力和新四师而不救,擅自放弃费县根据地,致使军委会建立鲁南山区根据地的计划失败,并且派参谋长王敬轩与八路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蔡中秘密谈判,将部队开往台儿庄一线,替八路军守山东南大门。一旦日军向鲁南发起进攻,八路军再不准许于学忠部向八路军山区根据地撤退,于学忠部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就这还不算,张里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临沂事变纪略》。
在这篇文章里,张里元把自己打扮成了悲情英雄,先是写了台儿庄大捷时他率两个保安团协助庞炳勋部死守临沂的战斗经过,用浓笔重墨描写了日军攻破城门时,他率弟兄们增援城门,用手榴弹、刺刀击退鬼子的经过。
张里元是这样写的:“当日日军攻破临沂北门,庞军团长无预备队可调,遂令第三专区保安司令部增援北门,务必夺回北门,巩固城防。职亲率两个残缺不全的保安团赶往北门,与攻城日军当面相撞。职高呼中华民国万岁、蒋委员长万岁口号,一马当先,从弟兄们手中接过手榴弹,一连投出五颗。手榴弹在日军群中爆炸,弹片横飞,日军死伤狼藉。职随令吹响冲锋号,指挥弟兄们扑上去,与日寇短兵相接,用枪打,用刺刀戳,用手榴弹炸,用嘴咬,激战数小时,终将攻入北门之日寇驱逐出北门。”
写完死守临沂的战绩,张里元就开始写坚持鲁南敌后游击的事情了。
在张里元笔下,八路军就是山东的灾星,刘一民走到哪里,就会把鬼子重兵集团引到哪里。由于八路军进军山东,导致日军对山东两次重兵扫荡。日军兵锋所到之处,焚村烧庄,屠杀民众,破坏山东经济。在刘一民夸耀战绩的背后,是无辜民众被日军疯狂报复、血腥屠杀的斑斑血泪。
张里元用痛楚的笔触写道,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弟兄们被日军困在临沂西南山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一心盼望中央派大军增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率军进入山东。不料于学忠到山东后一屁股坐到了八路军一边,八路军投桃报李,支援的粮食大部分都给了于学忠部,沈主席的山东省政府、省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