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四章 告刁状(3 / 6)
沈鸿烈在德安里101号等候召见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蒋介石会怎么看待他通电辞职一事。
还不错,蒋介石的态度很好,撇着宁波腔,先是对沈鸿烈表示了慰问,然后就询问山东战事的实际情况,对沈鸿烈不经批准就通电辞职一事连问都没问。
沈鸿烈一生廉洁自许,不当官就没有薪水,回到重庆后连跟随他的几个卫士的薪水都无钱发放,窘迫的很。见蒋介石态度这么好,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还没有开口,就感觉喉咙发痒、鼻子里涩涩的、眼窝子里也有点湿。
蒋介石态度之所以这么好,一个原因是导致沈鸿烈通电辞职的根本原因他最清楚,那就是奉命在不合适的时候向八路军提出进占大店的要求。当然,他更清楚沈鸿烈没有和日军勾搭,不存在投敌嫌疑问题,根本就不用什么调查。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沈鸿烈回到重庆后穷的叮当响,也没有去找张学良,而是老老实实呆在寓所等候召见。就冲这一点,蒋介石的态度就好的不得了。
见沈鸿烈眼睛里憋着泪,情绪有点激动,侍卫长王世和赶紧提醒说:“沈主席,请稳定一下情绪,抓紧向委员长报告工作。”
沈鸿烈哽咽着点点头,刚说了句“报告委员长”,眼泪就不争气地留了下来。
蒋介石想不到沈鸿烈竟然真的掉眼泪了,两眼在沈鸿烈脸上盯了半天,开口说道:“成章兄,你在青岛烧毁日本人的厂子、实行焦土抗战有功,在山东发展鲁南敌后武装有功。嗯,这个,这次的事情不怪你,我都清楚。八路军方面提出的调查之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你是靠得住的,值得信赖的。这样,回头你到行政院去,担任农林部部长。我还忙,你抓紧报告山东战场的详细情况。”
这一说,沈鸿烈“哇”地一声就放声大哭开了,泪水把衣襟都打湿了,害得王世和喊人一连给沈鸿烈送了三条毛巾。
沈鸿烈这个时候满脑子都是蒋委员长,把他当年曾背后骂蒋介石的事情忘了,把刘一民临别时殷勤相劝的话忘了,把八路军飞行员冒着被日机截杀送他回重庆的恩情也忘了,开始详细报告山东战场的情况了。
沈鸿烈毕竟是创立东北海军、当过青岛市长、山东省主席的人,眼光独到,看问题看的很准。
沈鸿烈先是报告了他掌握了解的八路军共产党在山东的发展情况。据沈鸿烈说,共产党在山东各县都建立了地方政权,县、区、村三级政权都由选举产生,完全破坏了国民政府的基层政权。八路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