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鲁南战役(六)(3 / 5)
点的时候,阵地被鬼子突破,万毅不得不领着弟兄们向万松山防线退缩。
这个时候,于学忠的指挥部里已经吵成了一团。
57军军长缪征流要求于学忠下令向浚河东岸撤退,理由很简单,日军飞机太厉害,再这样打下去,57军非得全部交待到这里不可。
51军军长牟中珩不同意撤退,道理也是明摆着的,这个时候撤退,部队会成为日军飞机的靶子,损失更大。
苏鲁战区参谋长王敬轩也同意撤退,原因是浚河、祊河东岸有坚固设防防线,可以让部队有所依托。不象这万松山、二神山、小花山,都是土山,我军又来不及构筑坚固阵地,日军一颗炸弹下来,就能炸塌一段战壕。
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复坚决支持撤过浚河去,并且说这场战役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拿着弟兄们的血去染刘一民的顶戴,本来就不应该和八路军搅合。八路军让战区先行发动反击,就是为了消耗51军、57军的实力,用心十分险恶!
于学忠脸色铁青,一声不吭。其实,他心里也有一丝后悔,觉得应该在天明前将主力撤过祊河、浚河去,留一个师坚守万松山一带。那样的话,退可守、进可攻,不象现在这样,把部队置于险地。
王敬轩提出,是不是给刘一民发个电报,让八路军提前发动,减轻51军、57军压力。
牟中珩说,让八路军提前发动,等于是提前暴露战役目标。那样子的话,第十师团主力就有可能在飞机掩护下逃脱,鲁南战役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于学忠心里知道此事撤退风险极大,搞不好弟兄们的血会把浚河、祊河染的通红。但是,不撤退的话,按照现在日军飞机如此猖狂的情况,部队的伤亡会大的十分惊人,甚至会在天黑前被日军包围消灭。
于学忠决断不下,下令给刘一民发报,看八路军有无缓解战场危局的办法。
刘一民接到于学忠的电报,思考了一会儿,就给于学忠回电,如果能安全撤退,可以撤过祊河、浚河。如果不能保证撤退安全,就应坚决固守万松山。应命令部队利用万松山树木葱茏的特点,砍树枝,用树枝、干柴、干草、青草沤制浓烟,掩护战场。在烟雾起来之前,命令部队集中火力对空射击,迫使日机不能低空投弹扫射,降低日机轰炸的准确度。只要烟雾一起,就可以掩护部队作战,炮兵团也就可以发挥炮火优势。最后,刘一民激励于学忠:“我军兵力倍于日军,炮兵也倍于日军,守一个小小的万松山、二神山、小花山当不在话下。”